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如题所述

因为王朗想让诸葛亮为魏国效力,这个漏洞给诸葛亮抓住了,诸葛亮就说王朗是一个不忠义的人,老是想着跳槽,不安心侍奉自己主子,所以王朗一听这个不忠义的大帽子,一不小心气过头就死了。




王朗想在气势上压倒诸葛亮

根据《三国演义》里面记载的,我们都知道王朗想在气势上压倒诸葛亮,要知道这个时期的蜀汉是非常强大的,加上诸葛亮也处于巅峰时刻,而王朗是非常清楚,直接对上诸葛亮的军队,对自己魏国那是相当不利,所以王朗就想出跟诸葛亮好好聊一下,让诸葛亮自己退缩,从而魏国取得胜利,王朗想的很美,但是真相是非常打脸的。




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这一回中,正是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时的巅峰时期,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中,都是蜀国强势,当时王朗也确实有点托大,在对阵之前就对其他魏将说:“来日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王朗VS诸葛亮

终于到双方交手的时刻,不对,是两方主要人物大骂一场的时刻了,要知道王朗一上来就说:“诸葛亮,你老是以为蜀汉为正统,你知道不知道,你根本就是假冒的,是在害天下百姓,你赶紧改过自新,来为魏国效力才你最正确的选择......”

而诸葛亮一听立马就回击:“好你个王朗,表面上假正经,其实是最没用忠义的人......”诸葛亮这句就狠了,直接就说王朗是一个不忠义的人,王朗毕竟是上了年纪,一不小心气过头,就领盒饭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诸葛亮和王朗之间的骂架,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桥段,甚至还在某短视频APP上出现网络搞笑版翻版,王朗在PK诸葛亮前一晚,在郭将军面前大胆放话,明日两军阵前,只需一席话语便可叫那诸葛亮拱手而降,使蜀兵不战而退。两军阵前,诸葛孔明与王朗你一言我一语,总的来说,就是各执一词,一个围绕“德”字,一个推翻“德”字,两军阵前,两人开始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充分的展现了语言的艺术性。诸葛亮能赢,在于他的能说会道更在于他懂得“诛心”。

论语言的艺术

在中国,无论何时,口水仗经常会出现,到现在可以演变成键盘侠的战争。可是,在古代,没有科技网络的时代,就是靠着一张嘴取得胜利,王朗当初,已经是七旬老人了,可是还是在阵前跟诸葛亮开始了口水仗,王朗开始了自己的论点,可惜,如果说他写的是一篇议论文,那诸葛亮就是写了一篇驳论文,最后,诸葛亮还是赢了,因为一开始,这就是一个水跟火的斗争。

杀人先诛心

诸葛亮与王朗的骂架中,其实到后边,诸葛亮的观点出现了破绽,而后诸葛亮掉转枪头直指王朗。诸葛亮,对王朗的语言可以说是十分的犀利,什么朽木为官,禽兽食禄,全部抛了出来,说的那叫一个气壮山河义愤填膺。

但是无可辨驳的是诸葛亮说的全部都是事实,因为当时确实是官员独揽权利胡作非为且无能力,这些是真实存在的,无可辩驳。最后被诸葛亮以“诛心”之法,气死王朗为结局,结束了这场两军阵前的口水战。杀人诛心这一招,不愧是刘备三请才出山的卧龙啊!

第2个回答  2019-12-0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了王朗,这可以说充分发挥了他的语言魅力。最初是王朗试图说服诸葛亮投降。然而,诸葛亮对他置之不理,非常咄咄逼人。愤怒的王朗无法平静下来。如果我们回头看看王朗的文章,我们会发现他所说的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这个故事发生在诸葛亮讨伐魏国时,攻破天水安定、南郡三城的时候。当时王朗为军师,带领魏军抵抗,80多岁的王朗自愿来到阵前游说。事实上,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说服诸葛亮。他想做的是扰乱蜀军的士气。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王朗的心思呢?因此,在第一轮对抗中,王朗带头挑战诸葛亮,问他“他为什么入侵我们的国境?”这场战争确实是由诸葛亮发起的,这也是诸葛亮的错误所在,但诸葛亮说他是“奉诏讨贼。”这是奉谁的诏呢?汉献帝时期,曹操强迫汉献帝迁都许郡。这时,汉献帝用血写信,并把它们缝在衣服上。然后,他把交给了董承,要求董承秘密传递给其他朝廷官员,共同对抗曹操。

虽然这件事在建安五年(200年)败露,董承马腾被杀,刘备外逃,但是也传遍天下,故而诸葛亮用此典故。如今世祖文皇帝(曹丕)顺应天意继承皇位,拥有大军百万,你一个小小的蜀国,为什么违抗天命,背弃人情呢?这种说法没有错。战后这三个国家的人口大大减少了。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260年,蜀国有108万人,公元280年有256万人,魏国有443万人。魏国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其余两个国家。即使诸葛亮智谋胜过他人,魏国也不可避免地会赢得最后的战争。王司徒的分析一字不差。每次诸葛亮攻击魏国,他都不得不利用一个国家的力量来与统一整个中国北方的魏国竞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19
因为他不够沉稳,做事情没有考虑到以后,所以输了。
第4个回答  2019-12-19
诸葛亮是以智慧著称,即使王朗说的比较在理,他也会扳回这个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