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好"以读为本"的教学理

如题所述

关于语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已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内涵,它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厚重。语文阅读已逐渐提升为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审美欣赏,它也赋于了学生更多更大的人文关怀。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好“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面前。笔者以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着手。
一、保正好“读”的时间。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保正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就必须靠科学合理的安排。一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其一,精讲多读。教师要坚定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精讲多读”。认清教师的“讲”是为了帮助学生疏通思想、指点迷津、拨正方向。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讲在点子上,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空白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
其二,以读代讲。对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部分,无需教师再作详尽地讲解,可以“以读代讲”。而那些易于意会却难于言传的句段,教师很难把它讲得更传神,就应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情感,以此把不可言传的感情读出来。通过这种以读代讲的方法,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其三,读贯始终。“读”是阅读教学的特征,要把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一般要做到三读:初读、细读、精读。只有将这三“读”落实好,让学生多读,才能达到《大纲》提出的“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
二、选准“读”的内容。
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选准“读”的内容。只有选准了“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
哪些内容才应当让我们引导学生选准了来“读”呢?
其一,重点句段。重点句段(包括字词)是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它们往往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紧紧地抓住它们,进行精讲多读,把理解课文重点句段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入情多读,体会感情,明白中心,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其二,疑难之处。许多课文中不乏出色的描写,也有着众多出人意表的传神之笔。有时看似简单的一个情节,一个普通平实的句子,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对于这些内容,不光是学生,就是我们教师往往也是疏于留意,总是轻而易举地让这些本可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感悟,进而体悟祖国语言文字奇妙的重要片例。因此,对于这些学生不易发觉,也不易理解的句段,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给予浓墨重彩的强化,并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细读,体会它的妙处。
其三,欣赏价值极高的地方。课文中有些描写精美的片断,它不仅内容生动,语言形象,而且引人入胜,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何将这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进而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思,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鉴别与欣赏,熟读以成诵,积累美词佳句。
三、选好“读”的方式。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鲜明的态度,真实的情感是朗读的灵魂。阅读课文重在“披文入情”,就如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而选择好了“读”的方式,找准了语言文字情感的基调,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涌起随之而至的激情,鲜明的态度与真实的情感也才能从“读”的声音语调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根据课文特点、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斟情选取。按其共性总的来说,可将其大略分为“共同性阅读”与“独立性阅读”。
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接续读等属于“共同性阅读”,其特点是:面向全体,时间性强,思考的问题较单一。它较有利于在初学文时或学完文后来进行,以达到检测读情或巩固知识、抒发感情的目的。
而自由朗读、轻声读、默读、轻和声读等则属于“独立性阅读”,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单独地、自由地读课文。其主要特点有:时间充足,思维的空间大。它较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发挥其学习自主性时,依学情以定读式,以读促学,以读促教。
四、让“读”更富于学科特色,更赋有人文关怀。
⑴ 自主阅读,放飞心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它不仅是一次信息的摄入过程,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智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与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现今,我们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读书,而且时间看似还很充足,有时整个课堂还始终书声琅琅,但课堂情致并不协调,课后的效果检查也与课堂貌相大相径庭。问题何在?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读主要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配合老师的教。在一些所谓的公开课上,甚至是走马观花地读,装腔作势地读,作秀地表演读!心是浮的,气是燥的,难于让学生能“神游其间”、“浮想联翩”、“悠然心会”。因此,“读”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保证学生拥有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有自得的心境读,在一种无扰、无我中读书,在一种从容、自在中读书,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忧或愁,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进而构建出一座自我的、丰盈的精神家园。
⑵ 精心引导,以读见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时代的良心。翻开课本,不少选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包蕴动人心魄的艺术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常向学生多向学生渗透这样的一个教育理念:语文阅读不应是生活中随意的漫无目的消遣性阅读;也不应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浅尝辄止地阅读,;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地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心态,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要观其“言”,更要品其“味”,悟其“神”,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一次审美的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
⑶自主探索,张扬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想让学生能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就必须要求我们的课堂阅读能给学生以温暖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对阅读、对文本产生油然地欣赏,让他们觉得阅读是有情趣的,是可以带来美感与愉悦的,进而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种渴望与期待。这就强调我们教师要把阅读的第一棒交给学生,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想就怎么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读书的权利。惟如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才渐渐形成,进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我以为……”“我能不能这样说……”“我推测……”“我补充……”“我不同意……”。只有了丰富多彩的“我”,课堂才是美丽的。
五、处理好“读”与语文训练的关系。
“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的语文教学流程,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就必须注重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它是构成阅读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程标准提出的“感悟、积累、运用”,除了读之外,还在着大量的其他学习活动,例如说、听、写、思考、游戏等。读是感悟、积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说、听、写、思考、游戏等也是积累、感悟、运用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运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这些方式往往体现为训练,就是“读”也是训练的一种方式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以读代讲,是为了减少教师对课文进行繁琐零碎地分析,把读书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作了这样的要求。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把训练作为其核心内容,但也并非意味着语文教学不需要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字、词、句等的训练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以读为本”才能真正焕发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让学生在扎实有效的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中积累、感悟“语”与“文”,在多层次中品读中进一步感悟和内化语言,进而能在相应的生活图景中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课堂应当是有“语”有“文”,充分体现其特有的学科本色,既不能把研究重点聚集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又不能将学习焦点凝固在单纯的语言感悟上,强化了“语文的感悟”,淡化了“双基的训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