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如题所述

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倾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二学段: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既然倾听如此重要,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为先行,教师首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也这样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由此看来,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首先学会倾听。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大的,教师如果能倾听学生的发言,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如果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学生发言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趣为主导,教师应该创设学生能够认真聆听的教学氛围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为了使孩子们愿意聆听,教师必须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 1.教学情境要轻松自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灵活、有效地创造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程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与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2.教师语言要抑扬顿挫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听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为了要学生保持认真聆听的状态,语言的节奏也是很有重要的,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急促,时而婉转的语言容易把学生带进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总是平淡低沉的声调,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时间长了,会有打瞌睡的感觉。相反,总是高亢震耳的声调,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对于自己聆听的内容反而印象不深。好的声调节奏,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听觉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练为主线,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训练 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1.了解倾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聆听老师的要求。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然后判断出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使学生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有针对性地回答;在小组讨论交流的时候,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如果有补充的话,应该等别人说完以后再说;当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见解有冲突时,要能虚心接受,修正自己的观点。 2.强化倾听行为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强化学生的倾听能力。 当教师讲解到重点内容时,让学生重讲;学生回答某一问题后,让其他学生复述一遍等;在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先让该生评价一下之前那位同学的回答,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评为激励,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认真聆听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表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笔者阅览了网上提供的一些鼓励学生聆听的话语,从中选择了几个自认为经典的话语让大家了解:1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你长了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个地方不同,谁听出来了?你的耳朵真灵!2你真了不起,能通过听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3 学会了倾听,你已经开始向成功迈进,希望你能保持这种状态,相信自己能行!4会听讲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业以及知识的获得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要让学生养成倾听能力并形成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引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