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沟通?

如题所述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面对朋友的戳心语言,难过了很久,对方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于是你在扎心的话语和多年的友谊中不断纠结,甚至质疑这份友情还能维持多久?

面对自己的子女,你明明出于全部的爱来教导,而子女却无视你的存在,甚至变本加厉的冲撞你,甚至借口般的戏称我们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

面对自己的爱人,总想挖空心思地向他表达爱、索取关注,而对方躲避似的言不由衷,让你怒火攻心,甚至觉得“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心的对待一切,还总是有这些不如意存在呢?仔细观察一下, 你会发现,这是由于沟通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两个人的交流没在一个频道上。

当一方被潜意识指责时,我们正常人的反应绝对不是开心的说:“你说的真对,我立马就改。”而是惯性反驳,情绪上很烦躁,行动上不配合。当一方在指责时,看到对方的反应,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生气、愤怒、狂躁。

一般在生活中发生这些自身觉得很受伤、很无奈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说:“我和你沟通不了。”且把它归结于无效沟通。

是什么引起的无效沟通呢?

老公对老婆说:“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说:“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师对学生说:“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啊?”

上级对下级说:“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个闹钟。”

是不是很熟悉的场景?即使没有劈头盖脸的怒骂,但哪个听着不难受,精神和情感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但这些内容我们陌生吗?

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无处不有。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但幸运的是上帝送来了一位非暴力天使!他就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生于1934年,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

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 M V C),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他的《非暴力沟通》至今畅销不衰,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

马歇尔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说:“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非暴力沟通”也被称作“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即“非暴力”。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组织机构、谈判等。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01 培养对自己的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就在于—爱护自己。而在我们日常沟通当中,当我们表现得不完美,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开始自责。

这种自责的评价方式往往会导致憎恨,而无助于学习、无助于成长。这些所谓的负面的自我评价,会让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也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从而把自己当作一张椅子。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首先要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有益的,那么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

在赫布·加德纳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而一些负面的自我评价,如自责、羞愧,当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或不好的,我们为此感到痛苦,许多人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因为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比如:马歇尔博士在参加一次研讨班开始的前一天,买了一套浅灰色的夏季外衣,研讨班出席的人很多,结束时很多人围着他询问地址及其他信息、要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他匆匆忙忙的签字留言,并将笔放入了新外套的口袋,忘了戴笔帽。到了外面,他才发现外套已经染上了墨水。

有20分钟的时间,他在不停地训斥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犯这么愚蠢的错误?”此时的他,刚损失了一套崭新的外衣,如果他在生活中有需要得到体谅,那么正是时候。可是他却在训斥自己。

幸运的是,20分钟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于是冷静下来开始想,染上墨水的外衣使他有什么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他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和‘愚蠢’,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

他立马就明白了,其实他是想照顾好自己:在匆匆地回应他人的请求时,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当然,他的心情随即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感到恼怒,羞愧和内疚,身体也一阵轻松。他体会着损失一件新外衣,及忘记带笔帽的悲哀,以及照顾好自己的强烈愿望。

接着,他又开始思考,他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要而随手把笔放进口袋中。他意识到:回应他人的请求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遗憾的是,为了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忽视了自己的一些需要。想到这儿,他并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感到对自己深深的爱——即使在他心不在焉的把笔放入口袋的时候,他也是在满足自己服务他人的渴望。

这样,他做到了同时包容了,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和采纳那种行为的“我”的两种需要:一方面,服务他人;另一方面,照顾好自己。

我相信在类似的情境中,只要能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需要,就能灵活地克服困难,反之,如果陷于内心的冲突,只会使情况更糟。

所以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02 倾听是最好的理解

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而后两种则是面对冲突时解决的最好办法。

不管体会他人感受还是体会自己感受,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倾听。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听,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在倾听理解别人的时候,要清晰具体的表达出来,“你们做……是因为……”“你们认为……”“你们不相信……”“你们希望……”

有这样一个倾听预防潜在暴力的故事,有一位女士在多伦多的一所戒毒中心上晚班,有一个刚吸过毒的男人进来,要求给他一个房间休息。当时的房间已经满了,该男子不信,疯狂的拿着刀对着那位女士的喉咙。

那位女士镇定的吸了一口气说:“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你想要一个房间可以休息。”

“对就算我是个瘾君子,我也需要尊重,没人尊重我,气死我了,连我的父母都看不起我,我需要尊重。”男人说。

“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你是不是很气愤?”

……

说了几句话,她便不再把这位瘾君子看着恶魔,时间持续了35分钟,他放开了这位女士,并把刀收了起来,那位女士也帮她在另一个戒毒中心找到了住所。

那些被我们看作是恶魔的人,其实还是人,只是有时我们无法看到他们和我们的相同之处,你越是专注于他的感受和需要,就越把它看作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

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里,使谈话生动有趣。关键是,通过倾听,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03 愤怒不一定是魔鬼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的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首先,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愤怒,归结为他人的行为。其实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批评和指责。

情绪产生的根源是自己的需要,不是别人能够控制的你的需要,指责、谩骂让我们很生气,生气的根源是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被重视,而尊重或重视是向内寻求的,不能借助外物,没有人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想法。

所以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把人看作是“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负责任的”或“不负责任的”,那么这样的想法也会带来暴力。只有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表达愤怒的步骤有什么呢?

第一,停下来,呼吸。

第二,留意我们的指责。

第三,体会我们的需要。

第四,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马伊琍曾在《圆桌派》上谈到自己的“作”,她说自己小时候有一个不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心里有话,希望别人来猜,如果别人猜不出来自己就会很不高兴,然后这样这不高兴也会让周围的人不高兴。

许多网友评论说,刚想骂好作,结果一寻思发现自己小时候好像也是这样。这种心态是不是很常见,就算没有马伊琍这么极端,我们在沟通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掩饰。不直接表达,而是希望对方用来猜的心态,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从小被教育要“客气”、“听话”、“矜持”。

而日常的教育通常会让我们忽略掉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内在的需求,时间久了,更不会去观察到和别清晰的表达出来。那么只有自己重视起来,培养对自己的爱,合理的倾听自己和他人,适当的表示愤怒,我们才有机会遇到、感受到最真的需要,才有机会去表达,进而解决问题。

其实,非暴力沟通,最主要的是真实的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与需求。通过表象的愤怒,生气等负面情绪静下来去感受背后的需求,才是解决问题进行非暴力沟通的秘诀。

当我们习惯于使用暴力语言而不自知时,我们眼前看到的是叛逆、反抗、愤怒、指责,无力的沉默;当我们受到暴力语言的攻击时,我们不自觉地穿起了铠甲来保护自己,要么沉默,要么反抗。此刻,留给对方的不是爱,而是冰冷的反应。

总之,贯穿《非暴力沟通》中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评价。只有在各个场景中灵活运用起来,才能发现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将会获得爱、和谐和幸福。

那么让我们开始实践《非暴力语言》中的理念吧!去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去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去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构建和谐的生命体验。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9
1.一、学会让别人讲话。

学会倾听对方的讲话,不仅听内容,还要用心观察对方说话时的神态、表情、手势.通过这些非语言的信息,正确理解对方的真正意思.使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还可引导对方说话,并给足他讲话的时间。

二、有条有理,以情动人。

说得多不如说得好.要说能感动对方的话。

三、用好“我”字,用活“您”字。

有时用“我”来开头,会让人觉得没有攻击性,这要根据讲话时的语气来决定。另外,要经常说“您认为呢?”而不是“我想……”
2.四、尽一别打断别人的谈话。

点头就行了,诸如抢说、争辩等都应力避,若确实需要中断别人的谈话,也应该首先表示歉意,并告知对方理由,求得对方的谅解。

五、少一些无味的话趣。

避免说出脏话、谎话、绝情话、揭短话、丑话。

六、注意赞美和肯定对方。

千万别激怒对方,要察言观色,相机而说,话题的选择要视你周围的氛围而定,避免谈及别人的隐私。

七、别道人长短。

或出于嫉妒和恶意,或想借着显露别人隐私而自抬身价,这些做法均会令人齿冷。
3.八、多些讨论,少些争辩。

只要本意善良,讨论也就等于谈话。相反.愤怒激烈的争执却正是愉快谈吐的大敌。

九、学会调动对方情绪。

调动他人参与谈话的积极性与热情,求得共识共鸣。

十、善于聆听。

聆听与说话同等重要,别心不在焉而误解了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别双眼迟滞,垂头丧气。做个忠实而感兴趣的听众,同样会使你赢得别人的尊敬、喜爱和接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