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与中学生活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大学生活和中学区别如下:

1、培养目标不同。

中学教育是为了学生考上大学。大学教育则是为了学生进入社会。虽然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传授知识。提升人的素质,延续人类文明,但是,中学是基础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为广大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做一般性的基础文化知识准备。

2、培养方式不同。

中学培养“考”生,大学培养“学”生。由于中学和大学的追求目标不同,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方式也不同。

3、教育模式不同。

中学是封闭式教育。大学是开放式教育。中学的教育内容是封闭的,所有学校都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组织教学。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是封闭的,都是按照“老师讲授——解题示范一课外解题练习”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而大学阶段是开放式的教育,除了教师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辨别真理,吸收真理。

扩展资料:

大学文化

主要特点

1、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人类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距今已有2500 多年。中国先秦时期《大学》倡导的“大学之道”与西方柏拉图倡导的“哲人治国”理念、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思想,共同开创了人类探索大学理念及其办学规律的先河。

西方最早的近、现代大学是1088 年建立于意大利的波隆尼亚大学,西方近、现代大学从英国纽曼“崇尚人文,注重理性”的大学理想,到德国洪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崭新理念,到美国“融入社会,多元开放”的理念创新,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眼未来,引领社会”的新理念,经历了一个不断的文化觉醒和理念创新的过程。 

2、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

大学文化的形成既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的结果,但大学文化主要是以大学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顽强的努力积淀和创造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善于治学育人的学术大师和具有远见卓识、独到办学理念、善于科学管理的优秀校长创造的。无数实践已经证明,学术大师和优秀校长是大学文化人格化的象征。谢和平教授指出:“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它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3、学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 为基础

知识及其学科(专业) 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这是大学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大学文化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