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如题所述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5

首先,数学思维是一种用数学的方法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常识和培养数学式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为学生们提供概念式的数学活动。比如在练习:2+3=?的加法时,会用水果直观来展示数量,2个苹果与3个桃子放在一起,一共是多少个水果?将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孩子熟悉的实物,化抽象为具象,让孩子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

其次,家长或老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过程中,有几个误区需要规避的。

(1)坚决抵制只追求速度的学习,不要一味追求计算速度快,他们就越不愿意思考数字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不愿意培养和应用数感。想象下,如果老师测试学生对数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而所有学生答题的方式和速度都是一样,就像机器一样,那么多可怕。

(2)数学思维绝对不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能让家长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孩子可能在表面上也的确能掌握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他的思维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孩子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发展。

(3)数学思维训练启蒙不是越早越好,孩子学数学一般会经历这几个阶段,浅层阶段(3岁前):认为数字仅仅是一个字。初级阶段(3-6岁):物品的量,比如“我吃了4颗蓝莓”。中级阶段(6-9岁):事物的关系,比如4点总是在5点的前面到来。高级阶段(9-12岁):这些数量之间不仅可以比较,还可以操作。深层阶段(12岁后):数字是数量的符号,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数字量化。

因此,幼儿阶段家长不用刻意地去让孩子去学数数、计算,只需将生活中的“数学”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克服视知觉的局限,对数量有一定认识就可以。

早期的数学思维启蒙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开始,逐步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顺畅地建立起数学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学习数的概念,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

真正的数学训练从6岁左右(幼小衔接阶段)开始,这时候孩子的大脑经过前运算阶段,对事物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这时候只要家长选择的启蒙方式得当,不止是10以内加减法、100、1000以内加减或者简单的乘除,孩子也能逐步做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20
物物对应:
孩子产生数概念,首先需要了解数与物的对应关系,在孩子数数时,最好让他指着要数的物体一个个地按顺序数。另外,还要让孩子理解基数的概念,即顺序数下来的最后一个数就是物体的数量。
分辨异同:
给孩子两个杯子,让他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杯子可以换成其他生活中的常用品,如袜子、鞋、手帕、玩具等。由于孩子小,开始时只能从比较突出的特征上辨别物体的异同,可以先给他一样东西,让他找出另一样和这件有一处或几处相同的地方,如给他一支蜡笔,他可能会找出一件衣服,因为那支蜡笔和这件衣服是同一种颜色的。给他一个苹果,他可能会找出一个皮球,因为苹果和皮球都是圆的。孩子在回答您的问题时,需要观察、比较、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这些都是今后进行数学学习及问题思考的基本技巧。
比较大小:
孩子一般很喜欢把物体直接放在一起比较高低大小,像游戏那样有趣,家长的提问可以从简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比如可以先比较两支不同的笔、两个苹果、两本书,这些东西都可以直接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比较门和扫帚哪个高,冰箱和板凳哪个矮,这样的比较中有一件东西可以移动;之后再比较桌子和沙发、两个窗户等都不能移动的物体,引导孩子借助工具,如常规测量工具、绳子、铅笔等进行比较。
综合分类:
这是针对孩子进行归类和数数的综合训练。和孩子一起清理玩具、衣柜、厨房里的储物柜时,都是做此类游戏的好时机。可以把玩具车按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让孩子数出各类分别是多少;也可以把衣服按颜色进行分类,并数出每种有几件;更可以把混在一起的筷子、勺子给孩子,让他分类并点数,孩子对这种游戏一般都很有兴趣。
组数比较:
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有多少,为孩子将来学习减法打下基础。家里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拿来做这个游戏,拿出一些物品随意分成两组,让孩子比较哪组多,哪组少。还有一种玩法孩子可能更喜欢:给孩子一些硬币,最好是偶数数量的,让他扔出去,扔完后让他数一下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
这些游戏乐趣多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萌发形成数学的简单思维能力,为将来进入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07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要采用实物演示,结合教具等方式。让学生有食物观察。根据食物的也是去进行思维的孕育。培养他们善于动脑筋,善于思考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