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的根源是什么?和刘邦有关系吗?

如题所述

七国之乱的根源就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和刘邦有莫大的关系。因为这项制度就是刘邦推行的,他错误的吸取秦亡的教训,分封诸侯国导致。

一、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之间矛盾的爆发。

二、七国之乱的源头

刘邦称帝,兑现承诺,分封了有功的大臣做异性王,就发生了异姓诸侯王叛乱,最后刘邦虽然消灭了各个异姓王,但马上又裂土分封了九个同姓的诸侯王。因为此时在刘邦心中觉得,只有自己血亲兄弟才可靠。然而这也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祸根。

当时刘邦分封的九个同姓诸侯王,看似是政治和军事上的援助,但是他们各自为政,除了定期向朝廷进攻朝拜外,其他时间都在经营自己的属地,说白了就是九个小国家。

所以到了汉景帝时期,由于这些同姓诸侯王已经习惯的各自为政,这时汉景帝却采用大夫晁错建议,打算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那些手握重兵,保持一方军政经济大权的同姓诸侯王同意呢

 已经过了好几代了,虽都为刘姓,但是血缘亲情早就淡化了,利益面前,谁和谁都没啥感情了,所以反叛就是必然的结果。其实真正的七国之乱原因,并不是有刘启惹怒刘濞引起的,而是从刘邦时期就埋下了祸根,只不过是汉景帝一个政策,又激化了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分封出去的诸侯,他们纷纷想夺取皇位。这和刘邦本人没有关系,这是分封制这个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部分诸侯肯定会起异心。
第2个回答  2020-10-10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诸侯王的势力太大,与皇权之间产生了矛盾。与刘邦没有关系。
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
第3个回答  2020-10-10
根源就是分封制度,让诸侯王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慢慢的他们就对帝王之位感兴趣,与刘邦还是有关系的,因为刘邦希望自己刘家人可以掌握兵权,就采取这个措施,但是他不知道人心不足,都希望可以做上九五之尊的位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