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除了吃饺子,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习俗?

如题所述

冬至的时候,人们为了迎接冬至的到来,会有许多的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它不同的寓意,那么冬至的传统习俗有哪些呢?民间民俗活动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祭天

汉代,人们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皇帝要于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贺。此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成为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冬至饺子夏至面”,过去人家过冬至,饮食习俗多为吃饺子。每逢冬至,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鞋帽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古时手工刺绣,送给女子的,鞋子刺绣多为花鸟,帽子多做成凤形;送给男子的,鞋子刺绣多是猛兽,帽子也多做虎行。

藏冬冰

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保鲜,又可入药。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人们用铁钎自河中凿冰,宽一尺多,长二尺多,称为一方。在冬至这天将冰藏窖中,封闭严实,同时藏入各种鲜果,春后取出,在市上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南方沿海居民,也习惯在冬至后修缮冰窖,储藏冰块,以便第二年打鱼期间为鱼保鲜。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节气的风俗习惯的分享,想必大家还有更多关于冬至的习俗叭,那么就在下方留下你的足迹,让我们在冬至这一天燥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冬至是传统的祭天祀祖节日,是时年八节之一,民间在这天要酬神祭祖。有句俗话叫“冬节大如年,不返没祖先”,外出的人,到冬至节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先。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酬神祭祖祭典完毕之后,通常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许多地方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扩展资料:

冬冬至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冬。这天北半球虽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并不是最冷的时候,所谓“冷在三九、四九”。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因而,冬至之前天气通常不会很冷。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冬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09

冬至拥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它起源于上古先民时期。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在三千多年前,周公利用土圭法测影, “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始得二十四节气。冬至是周公最早测定出来的节气,所以周公将它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天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总结出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农业生产,也影响着古人的文化观念。而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汉汉武帝时期,官方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并采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而在“平气法”划分的节气中,冬至依旧排于首位,。不过,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所以冬至的时间也有可能存在差异。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当太阳运行至黄经270°时为冬至点,而这一天正是12月22号附近。

当然,这是冬至的自然内涵,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冬至更重要的,显然是人文内涵。冬至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很高,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十分重视冬至。冬至是冬季的大节日,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许多地方将它称为“亚岁”、“小年”,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冬至衍化出许多的节日习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吃饺子。即使是现在,冬至的节日氛围已经大不如从前,有的人不经过他人提醒甚至都会忘却冬至是哪一天,但是当冬至到来时,人们还是会吃上一顿饺子,以庆祝冬至。这即是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相传是源于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发现有许多受冻的百姓,耳朵都冻坏了,他心生怜悯,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无偿给百姓们吃,许多人因此得救。张仲景的善举让百姓们心生感激,后来每逢冬至,人们都会模仿医圣老爷子包饺子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俗。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尽管现在人们已经不太会挨冻受饿了,但吃饺子这一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依旧被保留下来,且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当然,吃饺子不是冬至里的唯一习俗,冬至也不是北方人才过,南方人对于冬至的热情,一点都不比北方少。

在广东,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大部分广东人都会在这天吃烧腊与姜饭。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最为淳正,所以客家人还有冬至酿酒的习俗。

杭州人会在冬至吃年糕,这一习俗可谓源远流长,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直到现在依旧被杭州人民传承着。每逢冬至,杭州人都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取年年长高的吉祥意味。


除了年糕和糯米饭以外,江南水乡还有还有冬至吃汤圆和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上汤圆和赤豆糯米饭,一为庆祝节日,二为祈福防灾祛病。

在山东滕州和四川,人们会在这天喝羊肉汤,滋补冬日。相传这一习俗来源于汉高祖刘邦,他曾在冬至这一天吃樊哙煮的羊肉,赞不绝口,于是民间形成冬至日吃羊肉汤的习俗和传统。

当然,各地的习俗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西川也是吃汤圆的,北方也有不少人喜欢和汤圆,南方人也会在这天吃饺子,这也是中华民族同宗同源的体现。


其实,不仅现代人重视冬至,古代更是将冬至日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中国古代一直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冬至结束以后,阳气回升,白昼渐长,是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贺。人们会在这天祭祖、拜神,《周礼春官·神仕》里就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的记载。

古代人们庆贺冬至的场面很壮观,《晋书》中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宫廷亦对冬至日十分重视,以汉代始,官方设立“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还会在这天放假,《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在魏晋时期,冬至已经是一个民间重要节日,人们在这天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至盛于唐宋,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在宋代以后,冬至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愈发兴盛,到明清时期,已经到皇帝举办祭天大典的地步,“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就出自清代的《清嘉录》。

不论是冬至的起源,还是中国人过冬至的习俗,它们其实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我们口中小小的饺子或者汤圆,象征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冀和对未来的祝福。

第3个回答  2020-08-08
冬至吃什么呢?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则所吃食品也就不一样:
1、在北方有一句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除了这句,还有一句说法,冬至后,天气将会越来越寒冷,而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冻掉耳朵;
2、而在南方,史书上有记载: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除了吃汤圆还有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3、苏州人冬至吃馄饨忆西施。他的典故是这样的,相传在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西施走进御厨做了一盘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美味?”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而人们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苏州人便把混沌作为冬至节气的应景美食;
4、上海冬至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5、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6、宁夏冬至这一天喝汤粉、吃羊肉粉汤饺子,并且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冬至除了吃有讲究之外,在穿的方面也有讲究,有的地方要求冬至穿上红外套红内衣,比如莆田,在那里冬至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并在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穿上红衣服去山上扫墓,祭拜祖先;而穿上红内衣能防灾祛病,来年都会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第4个回答  2020-08-26
冬至的时候除了吃饺子,有一些地方还有吃面条,或者是吃饼的,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习俗是需要记住去扫墓,还有的地方需要在这天喝点酒消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