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看病,为什么医嘱中总是说要保持心情平和稳定?

如题所述

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使机体血液循环稳定,细胞代谢旺盛,使内分泌、心血管、免疫力、呼吸等生理系统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如果要保持心情平和稳定,对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医院看病时,经常听到医生总是让病人要保持心情平和稳定。

心情平和稳定

有一个好心情,可以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促进人体生理健康。相反,不良情绪比如:嫉妒、怨恨、容易引起心理应激,导致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血糖、血脂、皮质醇尝试增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因此,心情平和稳定对于人体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与病

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人仅公关注自己的情绪是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而“家庭情绪”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

一、因为“家庭情绪”的影响,有时候闹情绪、生闷气,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气之下引起心脏病发作、血压升高者也很常见。所以有人把生气看作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由此可见,生气可导致人生病。

二、受“家庭情绪”的影响,有时候发怒、发火。这一行为可伤害肝脏。怒伤肝,怒则气血郁滞,肝气不畅,肝胆不和,易引发肝病。发怒还会伤害呼吸系统,引发气急、胸闷、肺腔膨胀、气逆咳嗽或哮喘。发怒对消化系统影响很大,一生气便饮食不思,消化不良,易造成胃肠蠕动紊乱,诱发胃肠疾病。

总以上述,情绪对于人的健康与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有经验的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时常叮嘱病人要保持心情平和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因为心情平和稳定,情绪波动就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若是心情抑郁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让治疗效果大大的降低。
第2个回答  2020-12-04
因为人的情绪是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因为整天在家胡思乱想的人,这样会加重大脑的负担,有时会对病情造成影响,如果心情好了,整个人身心也很轻松。
第3个回答  2020-12-04
因为心情一激动血压就会升高,这样测出来的结果难免不对,会有偏差,只有心情平和稳定时测出来的结果才会少些误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