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原因?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成绩优秀还会厌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大家好,我是厌学症管心营的和本博士。

这个问题也是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非常多的家长在问。

我孩子的成绩明明很好,可是为什么突然就厌学了呢?

我孩子之前能考年级前三、前五,可是成绩一下掉到400多,五百人400名,这可怎么办啊?

和本博士从三个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聊一聊问题本身,为什么孩子的成绩优秀,还是会厌学呢?

原因会有很多,但是关键在于孩子遇到了困难。

第一,是学习本身遇到了困难。

成绩好不代表学习顺利,比如李四确实成绩很好,考了年纪第一。

但是为了考年纪第一,李四每天晚上要熬夜到12点,早上6点起床到学校背书。

你觉得李四学习会开心吗?学习也不会开心啊。

而且学习成绩好的人,本身就比较要求,李四天天晚上为了解开数学题,熬夜到12点,可是万一熬到12点还写不出来呢?万一明天上学,老师让他做题,他不会呢?

这个痛苦和挣扎,只有李四自己心理知道。

所以,成绩好不代表顺利,不代表学习没有遇到困难。

第二,除了学习本身,还有一大堆的环境因素。

比如老师是不是苛责了孩子?同学是不是欺负了孩子?学校的环境是不是太过严格?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是情绪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念头。

就像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年轻人找工作一样,明明在工厂里面能拿到更多的钱,为什么年轻还是更加愿意待在城市里送外卖、做奶茶、服务员?

李四是个20岁的年轻人,一份便利店的工作开5000元,早六晚四,上午空闲时间能休息2个小时,生活便利靠近市区,吃喝玩乐都方便,工作场所干净整洁。而去工厂打工,为了拿到7000元,每天流水线加班加点工作12小时,上厕所要打报告,而且不能超过5分钟,工作车间油污加上噪音,远离市区,连买杯奶茶都困难。

你觉得李四会怎么选呢?当然不会只考虑工资的。

学习也是如此,除了成绩本身,孩子在学习过得快乐不快乐,也是厌学的重要因素。

第二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家庭的社会交换、情感交换出现问题。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种交换,但这种交换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一种物质交换。

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习,怎么让孩子为了学习负责呢?

其实这种话,就是家长在说胡话。

假如,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么孩子可以选择不学习。

但是,孩子真的选择不学习之后,家长能同意吗?家长又不同意。

你看啊,家长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下一句往往会接什么?

会接这句话,“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啊。”

表面上,是给了孩子在学习上的自主权,实际上万一还在不按照家长的意思做,会怎么样?

中年的父母被社会上可能被“毒打”,但是他们回家之后,以中年人的能力“毒打”一下自己的孩子还是很轻松的。

久了之后,孩子就学聪明了,知道父母不是真的给了自己选择权,而是嘴巴说说而已。

有的孩子,还会以此来要挟父母,如果不满足自己,自己就不学习。

所以,当父母想让孩子学习,可是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时候,不要讲什么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老老实实、真诚地告诉孩子,爸妈希望你去学习,希望你为了我们去学习。

甚至再诚实一点说,你不去学习,我们感觉很担心,你能不能为了父母的担心而去学习呢?

如果父母觉悟再深一些,告诉孩子,你考到前十名,爸爸妈妈会很高兴,愿意奖励你1000元。

孩子一听,父母愿意为了自己付出这么多,是不是能感受到父母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期待呢?

虽然同样都是和孩子发生交换,但是前面的交换是负面循环,后面的方式是正面循环。

区别就是,一个是“如果不给,我就不做……”,一个是“如果做到了,就可以得到……”

最后,第三方面,和本博士重点来讲讲怎么办?

面对孩子厌学症,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两个词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个词叫什么,叫共情。。

第二个字叫什么,叫认同。

共情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你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到孩子的感受。

具体怎么做呢?其实一句话就可以了。

父母一定要学会一句话,这句话是共情的核心和关键:

“是的,这不是你的错”。

你看“是的”,然后再加上“这不是你的错”。

一共八个字,这句话的核心点在哪里呢?

核心点在于说很多人陷入一个误区,很多人讲的时候,要么会讲说,“这件事情是你的错,你要如何如何改正。”

要是一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说“不是,这不是你的错”,潜意识中是在否定事实的发生,

是的,这个两个字是承认接纳现实;这不是你的错,是在我们的情感上给予孩子爱,给予孩子接纳,给予孩子共情。所以呢,依然是讲,是的,这不是你的错。

看上去有点矛盾,有点冲突的一句话,才有疗愈的力量。

你如果讲不是,这不是你的错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还是没有这个事实进行接纳,比如说遭遇到挫折,遇到失败的时候,他不接纳事实,变成一种逃避了。

你如果讲是的,这就是你的错,孩子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当他有太大压力的时候

他是没有办法,去再去做一些那个事情的。

所以至少,至少这八个字,家长要学会,这是共情的关键呐。

第二个是认同,什么是认同呢?其实就是感同身受。

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情况是,父母不会安慰孩子,而是经常要指挥孩子。

比如,孩子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期末成绩下降,大多数父母会做什么呢?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往往是生硬的指责、批评孩子,甚至要求子女早点睡觉、没收手机、周末补课等等措施。

实际上孩子本来考差了,内心是有愧疚和恐慌的,结果家长这一条服务下来,孩子的愧疚不仅没有了,甚至把父母当成敌人来对待。

而父母看得远一点,这就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生活和工作的冲突,大人也一样要面对嘛。

如何平衡生活和学习,这也是孩子今后要面对的课题,父母是需要教会孩子这些事情的。

有的家长就会说了,我家的孩子,一点愧疚都没有,天天就想着玩,和老师您说的不一样啊。

其实原因就是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当父母指责孩子的时候,父母都已经指责完了,孩子还自责吗?不会了,因为父母已经替他进行了惩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