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和完善地勘单位的所有制结构

如题所述

长期以来,由于地勘单位是单一的国有独资,没有任何其他所有制参入。

一、要突破单一的国有独资所有制结构

比如地勘单位在横向联合和合作中,可以实行多元资产结构的改造,这里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工程勘查和基础施工队伍,可以通过横向联合,参与工程承包总公司之中,或为总公司的股东之一,同时又是总公司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总公司分摊的承包任务。这样,既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又增加了市场机会。②矿产勘查开发公司,可以通过矿产资源的合作勘探和股份制开发,调整所有制结构。比如可以把已经掌握的成矿条件较好的普查基地,转让给国外矿业公司或国内矿山企业,实行合作勘探。具体合作办法是:我方提供勘查矿区的探矿权,但不认定这个勘查区的探矿权价款;外方承包合作矿区进一步勘查的全部费用;如果勘查成功,从矿山基建开始,按双方事先商定的比例,共同投资,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权益;如果勘查失败,外方承担新投入的勘查风险,我方损失了原提供的探矿权价值。这种合作方式,对地勘单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可以把账面上没有反映的资产(探矿权)盘活,如果勘查成功,可以计算出价值它可以为地勘单位提供相当可观的勘查劳务,因为外方自己没有施工力量,全部发包给我方;它可以为新建矿山实行股份制制经营创造条件。③利用城市已有的级差价值较高的良好地段,同外商或外单位联合开发,调整所有制结构,这种情况对缺少资金的地勘单位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它的障碍可能来源于“惜售”心态,因为有些人总觉得多年来辛辛苦苦占有的地盘,如今给外人开发利用了,实在感到心里不平衡。殊不知这块地盘推迟一天开发,就要少赚一天的钱。长期放着不用并不能产生效益,资产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增值。

二、要支持以局为单元,以队为基础,搞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现有地勘单位的规模,基本上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地质勘查业务的需要。地勘单位走向市场之后,它的规模早已不适应了。有的在同在一个城市,各自搞一套生活保证系统,小而全,万事不求人,造成很大的浪费;有的同一个地勘局领导下,产业趋同,在市场上互相倾轧,抵销力量。针对这种情况,原地矿部提出运用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的方式,组建专业公司或地区公司是可行的。但是这种组建,不应当是兄弟单位之间的简单合并,而应同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结合起来,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即在以局为单元的前提下,强调以队为基础,把地质队看成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实行法人之间的联合,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做,立刻可以使出资者人格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必然加强。这种组建,应当强调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用行政办法作硬性规定。比如借此机会,可将原来单位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资产,经过清产核资,进行评估,界定产权,按资产额入。这样,那些原来搞得好的单位股权就多一些;那些原想给予扶植和支持,可以通过为其增加股金的办法扩大股权,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利用这种组建的机会,还要对原地勘单位所附属的经营网点,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逐个搞清产资产负债状况,在此基础上,一个一个地确定同主办单位的经济关系。比如有的可以搞经营承包,有的可以搞租赁承包,有的可以卖掉,有的可以搞股份合作制,有的可以向其他企业入股。这样,这些小网点可以同地勘单位一起,搞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三、有条件的实行内部员工持股也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有效办法

比如对那些经营效果比较好的地勘单位或地勘单位主办的实体,可以在认真、公平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将单位的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拿出一部分或全部,为职工配股。假定原单位经过评估,有净资产1600万元,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400万元;原单位现有职工400人,可每人配1万元,自己出资1万元,组成职工股800万元,同原单位法人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的股权可以委托工会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行。工会代表员工个人进入董事会并参与红利分配。这种通过员工持股,便构建了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以及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相互激励、相互约束的公司制治理结构。它的优点是:①有利于员工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当员工对企业资产关切度低时,员工更关注的是近期收入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而让员工持股后,员工的一部分收入来源于企业的年终分红,于是他们不仅关心眼前,也关心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净资产的增加,其结果,导致国有股收益的增加和国有资产的保值。②有利于形成激励与约束对称。实行员工持股后,不仅强化了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在约束机制构建上取得了突破,因为一方面员工股份与国家股份同股同利、同股同责;另一方面,员工的股份又不能转让,必须与企业同舟共济。这样,员工持有的股份不仅具有收益性,而且具有风险性。为了减少风险,员工就会自觉地约束“分光吃光”的短期行为,而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的长期发展。③有利于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员工持股后,从总经理到普通工人,风险共担;与此同时,工会代表员工股直接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行使股东职能。特别是由于员工处在企业内部,不仅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企业经营者努力程度的真实信息,而且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能以较低的监督成本和较高的监督效率控制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这种内部监督同国有股的外部监督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更为有效地监督机制。

四、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地勘单位调整所有制结构的重要选择

许多地区改革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适用于中小企业,而地勘单位主办的企业都是中小型的。股份合作制的优点是:①它具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双重优势,是投资者和劳动者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实体。这一点对转换经营机制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及其主办的企业,在转换机制上之所以进展不大,就是因为上级对下级管得太多,管得太细,从而使基层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机制”。而这种依赖在原有的体制下是无法摆脱的,只有股份合作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②它使劳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有利于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股份合作制,一般都是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和监事,再在董事和监事中由股东按一人一票原则选出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并由董事长聘任总经理。这样就形成了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的相互制约,一改过去企业资产全部是国家的、有人经营无人负责的状况,真正调动了广大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③对小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可以有效地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这是因为实行股份合作制之后,原企业所有的资产,都由企业职工集体出资形成,这样企业就在无形中增加了一部分资本,而这些资本对因缺少资金而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尤如雪中送炭,它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企业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它可以用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把企业搞活。所以股份合作制在地勘单位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当然在具体实施股份合作制时,要有条件,要坚持先试点,再推开,不能一拥而上,盲目推进。

五、在地勘单位各种经济活动中都可以吸收职工入股,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如在普查找矿中,让职工和找矿人出一部分资金,立刻就可以提高找矿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在工勘和工程施工中,让职工出资,控制设备的一部分股份,也可以促进职工关心整个工程作业,爱护设备。同时吸收职工入股,还可以帮助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加大经营者的压力,强化群众监督的力度,因此,有条件的地勘单位应当广泛推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