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如题所述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复习必然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烦恼。有些教师上复习课,先是一大段复习讲解,几乎占去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复习课,事实上好比是压缩饼干式的新授课,把五、六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是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的。
其实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独立的教学知识,其中特别关键的是把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衔接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我校在这一课型的研讨中,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初步总结了“梳理知识——分层练习——扩展延伸”这样一个教学模式。
一、梳理知识。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分层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1)要精心选好练习题。设计练习题必须做到目的明确、紧扣课标要求、重点突出、纵横联系、激发兴趣、针对实际、科学严谨、由浅到深、由简到繁、难易适中、启发思维、分量适度。其次,练习设计要多样化。如诊断性练习、单一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对比性练习、针对性练习、多元性练习、翻译性练习、操作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等。有时多种功能的练习综合使用。
(2)要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做练习的好方法,要作必要的示范,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解答,先求正确与练习规范,后求练习的熟练与速度。遇到困难时,要先复习课本内容,实在想不出来时,再请教同学或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做完练习后进行自我检查的好习惯。  
(3)加强速度训练。提高单位时间学生练习的速度,是练习课的一大任务。因此,练习课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力求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采用最佳的方法准确解决问题。切忌放羊式让学生自由练习。长期无目标无速度要求,必然养成学生散漫的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0
出一些题巩固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