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和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25
嘴是脸部运动范围最大、最富有表情变化的部位。嘴依附于上下颌骨及牙齿构成的半圆柱体,形体呈圆弧状。
  通俗地说,就是鼻子下面,能张能合,能吃东西的那个窟窿,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器官。
  别小看这两片唇,一副牙齿和一根舌头的器官的组合,细细研究,竟也能发现如此多的奥妙之处。
  嘴的第一大功能当属吃饭,更确切地说是吃菜。正如钱钟书所说:“吃讲究的饭事实上是吃菜。”于是辨味而不是充饥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但人们仍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
  嘴的第二大功能就是说了。有人说说话是一门艺术,这一点也不假。如果说上文所写为掩饰而作的种种措辞是小夜曲,那么与人交往中的遣词造句便是一部庞大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经过反复的推敲。
  嘴,除了生理功能之外,具备另外两大特殊功能:一为评判是非,二为搬弄是非。
  评判是非者,思路开阔,立场鲜明,直言不讳、是非观强,透明度高,政治敏感弱,唾液中的才学着实了得;搬弄是非者,联想丰富,断章取义,偏听偏传、煽动力强,透明度低,利益欲望强,唾液中的才学也着实了得。
  每个时代、每个集体、每个单位都有一些口才突出的人,但人们一般习惯于把他们褒称为名嘴、巧嘴、好嘴皮子、演说家、评论家。但从没有人系统地研究过嘴,嘴的背景、嘴的背景的附加值;嘴的功能、嘴的功能的影响力;嘴的阴谋、嘴的阴谋的杀伤力;嘴中的舌头,舌头的两面性;嘴中的牙齿,牙齿的差异性;嘴的上下唇,厚的、薄的、红的、紫的、歪的、正的、凸起的、凹陷的、男人的、女人的、没和异性或只和一个异性接过吻的、和无数异性接过无数次吻的……
  但无论什么嘴只能是嘴,嘴的一张一弛,抑扬顿挫,起承转合,皆受意识支配,不过一种行为而已。因此,研究嘴,必须研究嘴的行为,再透过行为把握其性格。其实,朴素的老百姓也曾隐约对嘴进行了概括,什么乌鸦嘴、晦气嘴、嚼舌嘴、松紧嘴、刻薄嘴、泼妇嘴、婆婆嘴;什么嘴软、嘴硬、嘴松、嘴紧、嘴碎、嘴快、嘴直、嘴损、嘴刁、嘴贱;什么狗嘴吐不出象牙……
  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编辑本段]耳朵的结构
  在解剖学中,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外耳包括:
  耳廓:耳廓具有聚集和反射波的作用。
  外耳道:长约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约占其外1/3,外耳道有两处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外耳道呈S形弯曲。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故当感染肿胀时易致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
  外耳道神经和血管:一为下颌神经的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等到的前半部,故当牙病等疼痛时可传至外耳道;一为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后半部,故当来刺激外耳道皮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另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
  中耳包括:
  鼓室:鼓室为含气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鼓室内有听骨、肌肉及韧带等,腔内均为粘膜所覆盖。鼓室外壁即为鼓膜。
  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其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侧壁,适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小儿则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
  鼓窦
  乳突
  内耳包括: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内耳道
  颅中窝
  颞骨岩部
  听觉和平衡觉的受器皆位于耳内,人耳可分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壳和听管。人的耳壳不能转动,放在辨别声音的方向以及收集音波等方面,皆不若其他哺乳动物者有效(哺乳动物通常能转动耳壳以收集声音)。听管内有脂腺的分泌物,管壁内层有毛,两者皆可阻止异物入耳。
  中耳与听管交界处有一薄膜,称为鼓膜,由外耳传来的音波,可以振动鼓膜。中耳为一小空腔,横越中耳腔有三块小骨,该三骨依序为槌骨、砧骨和镫骨,彼此前後衔接。由外耳传来的音波振动鼓膜後,便可经由该三小骨而向内耳传递。中耳腔内有空气,其下方有一耳咽管与咽腔相通,该管与咽腔相通处平时关闭,但在咀嚼或吞咽时便会打开,容空气进入中耳;以平衡鼓膜内外两侧的气压。耳咽管的关闭,可以阻断自己的声音由咽喉部直接经耳咽管进入耳,否则声音仓太大。假若病菌自耳咽管进入中耳,便会引起中耳炎。
  内耳与中耳相接处亦有薄膜,中耳内的镫骨便与此薄膜相接。内耳为复杂而曲折的管道,故亦称此管道为迷路。该管道分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管内充满淋巴。耳蜗和听觉有关,前庭和半规营则与平衡觉有关。耳蜗内有听觉受器,由中耳传来音波之振动,会振动耳蜗内的淋巴,于是刺激听觉受器而产生冲动,再出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听觉。
  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且位于三个不同的平面上,不论头部向任何方向转动,至少其中一个半规管会受淋巴振动的刺激而产生冲动,由听神经传到大脑,就会有头部转动的感觉,此即为平衡觉。人类习惯放在平面活动,假若身体上下移动时,例如在颠簸的海上航行,半规管受到不寻常的刺激,便有晕船的感觉。
  前述的半规管是在头部转动时产生平衡觉,此为动的平衡觉;而前庭则在头部静止时产生头部位置的感觉,是为静的平衡觉,例如人若将头部朝下倒立,即刺激前庭,其冲动传到大脑,便会有头部位置和平时不同的感觉。
  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
[编辑本段]有限的听觉范围
  我们人类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声波由赫兹来度量。人讲话的频率范围为85~1100赫兹。多数年轻人的听力范围为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比狗和蝙蝠的听觉范围要小得多。人的听觉范围到中年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多数听
  力会下降。
[编辑本段]耳朵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我们的耳朵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在每个耳朵里,有3个充满了液体的半规管。当头部运动时,液体流动,感受器向脑发送关于头部位置改变的信号。脑于是发出指令,确保身体平衡。
第2个回答  2013-12-25
嘴,当然是用来吃东西说画的呗。
耳,是听东西的。
第3个回答  2013-12-25
用来配合的 嘴巴说话 用耳朵听 o(∩_∩)o...
第4个回答  2013-12-25
一个是用来闻,一个是用来吃东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