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与热电阻有何区别?

就是测温度用的,请问两者之间有何差别,请用实际生活的话讲,理论我不大懂,谢谢了

热电阻和热电偶区别如下:1、材料不同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2、信号不同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是负的阻值变化;而热耦,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3、测量范围不同两种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热电偶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4、测温特性不同热电偶是由A,B两种不同的导体/金属组成,并构成回路,当所测温度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国会产生热电动势,形成热电流,也就是所谓的热电效应。热电阻是根据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即通过电阻值的变化来表示温度的变化。也就是说热电阻是一种纯金属,比如说常用的铂、铜、镍等,常用的热电阻有PT100,PT1000等。5、接线方式不同热电偶是两线制的,而热电阻可以是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4

  区别点:

1、测温原理

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两个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

2、特点

热电偶的技术优势:热电偶测温范围宽,性能比拟稳定;丈量精度高,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热响应时间快,热电偶对温度变化反响灵活;丈量范围
大,热电偶从-40~+ 1600℃ 均可连续测温;热电偶性能牢靠,
机械强度好。运用寿命长,装置便当。热电阻温度计的主要优点有:测量精度高,复现性好;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尤其是在低温方面;易于使用在自动测量中,也便于远距离测量。同样,热电阻也有缺陷,在高温(大于850℃)测量中准确性不好;易于氧化和不耐腐蚀。

3、应用范围

在温度测量中,热电偶的应用极为广泛,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惯性小和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许多优点。另外,由于热电偶是一种无源传感器,测量时不需外加电源,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常被用作测量炉子、管道内的气体或液体的温度及固体的表面温度。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150易被氧化。

第2个回答  2009-10-24
  你好我是从事热电偶热电阻 的 ,我来告诉你

  -200----500 度选热电阻 500-200度选热电偶

  选择热电偶要根据使用温度范围、所需精度、使用气氛、测定对象的性能、响应时间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
  1、测量精度和温度测量范围的选择
  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
  2、使用气氛的选择

  S型、B型、K型热电偶适合于强的氧化和弱的还原气氛中使用,J型和T型热电偶适合于弱氧化和还原气氛,若使用气密性比较好的保护管,对气氛的要求就不太严格。
  3、耐久性及热响应性的选择
  线径大的热电偶耐久性好,但响应较慢一些,对于热容量大的热电偶,响应就慢,测量梯度大的温度时,在温度控制的情况下,控温就差。要求响应时间快又要求有一定的耐久性,选择铠装偶比较合适。
  4、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对热电偶的选择
  运动物体、振动物体、高压容器的测温要求机械强度高,有化学污染的气氛要求有保护管,有电气干扰的情况下要求绝缘比较高。
  选型流程:型号--分度号—防爆等级—精度等级—安装固定形式—保护管材质—长度或插入深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0-23

热电阻输出的是电阻信号 热电偶输出的是毫伏信号 

无锡托克仪表0510-82845021

第4个回答  2020-05-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