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和热电偶如何分辨

工作种会遇到测试温度的两种测量仪表,热电阻和热电偶之间如何分别开来。。。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分方式

1、看标牌

标牌上标的有热偶、热阻等信息。

2、看接线盒接线

热偶一般为两根线,双支的四根线;热阻一般为三根线,双支的六根线。

单支热阻有四根线的,也有少数两根线的。

3、看接线板

在接线板上查看,有正负(补偿导线也有正负)的是热偶,没有正负的是热阻。

4、看内芯

热电偶是2根不同材料的金属丝,尾端焊接在一起;热阻是2根相同材料的导线,尾端连接在一个感温元件上。所以,从外观上看,热电阻的头部有一个直径明显变大的部分,而热电偶就没有。

5、量电阻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正常情况下热电偶的电阻很小,只有几欧;热电阻的电阻体在常温下100多欧。

扩展资料:

热电偶(thermocouple)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0 ,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两种导体组成的回路称为“热电偶”,这两种导体称为“热电极”,产生的电动势则称为“热电动势” 。

热电动势由两部分电动势组成,一部分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动势,另一部分是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

热电偶冷端补偿计算方法:

从毫伏到温度:测量冷端温度,换算为对应毫伏值,与热电偶的毫伏值相加,换算出温度;

从温度到毫伏:测量出实际温度与冷端温度,分别换算为毫伏值,相减後得出毫伏值,即得温度。

热电偶的技术优势:热电偶测温范围宽,性能比拟稳定;丈量精度高,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热响应时间快,热电偶对温度变化反响灵活;丈量范围 大,热电偶从-40~+ 1600℃ 均可连续测温;热电偶性能牢靠, 机械强度好。运用寿命长,装置便当。

电偶必需是由两种性质不同但契合一定要求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构成回路。热电偶丈量端和参考端之间必需有温差。

将两种不同资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此在回路中构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 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应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热电阻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二次仪表上。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Rt=Rt0[1+α(t-t0)]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Rt=AeB/t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电偶 百度百科-热电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1、它们都接到测温仪表上,但它们的测温原理以及测温范围是不同的。先说一下热电阻,热电阻一般用于低温的测量,其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多数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了。

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工业用热电阻一般采用Pt100,Pt10,Cu50,Cu100,PT1000铂热电阻的测温的范围一般为零下200-800摄氏度,铜热电阻为零下40到140摄氏度。

2、热电偶一般用于中高温的测量,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

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热电偶的测量范围广,常用的有铂铑——铂(分度号S,测量范围0~1300度)、镍铬——镍硅(分度号K,测量范围0~900度)、镍铬——康铜(分度号E,测量范围0~600度)、铂铑30——铂铑6(分度号B,测量范围0~1600度)。由于采用贵重金属制成,所以热电偶比热电阻价格要高。

3、通常热电偶只有两根引出线,如果有三根引出线就是热电阻了。如果只有两根引出线时,可以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来判断,由于热电偶的电阻值很小,热电阻几乎为零;如果测量时电阻值很小,可能就是热电偶。

4、热电阻在室温状态下,其最小电阻值也将大于10。还可找个容易得到的热源,通过加热测温元件来判断和识别。如可接杯热水,将测温元件的测量端放入热水中,用数字万用表的直流毫伏挡,测量它有没有热电势,有热电势的就是热电偶根据热电势查找热电偶分度表,就可以判断是什么分度号的热电偶了。

没有热电势时,则测量其电阻值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电阻值上升变化趋势的就是热电阻。还可使用电烙铁或电烘箱加热测温元件的测量端来判断识别。

扩展资料:

热电阻(thermal resistor)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

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金属热电阻常用的感温材料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铂丝。工业测量用金属热电阻材料除铂丝外,还有铜、镍、铁、铁—镍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电阻

百度百科-热电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分方式

1、看标牌

标牌上标的有热偶、热阻等信息。

2、看接线盒接线

热偶一般为两根线,双支的四根线;热阻一般为三根线,双支的六根线。

单支热阻有四根线的,也有少数两根线的。

3、看接线板

在接线板上查看,有正负(补偿导线也有正负)的是热偶,没有正负的是热阻。

4、看内芯

热电偶是2根不同材料的金属丝,尾端焊接在一起;热阻是2根相同材料的导线,尾端连接在一个感温元件上。所以,从外观上看,热电阻的头部有一个直径明显变大的部分,而热电偶就没有。

5、量电阻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正常情况下热电偶的电阻很小,只有几欧;热电阻的电阻体在常温下100多欧。

【拓展资料】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区别是

一、信号的性质,热电阻本身是电阻,温度的变化,使电阻产生正的或者是负的阻值变化;而热耦,是产生感应电压的变化,他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二、两种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范围不一样,热阻一般检测0-150度温度范围(当然可以检测负温度),热耦可检测0-1000度的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所以,前者是低温检测,后者是高温检测。

三、从材料上分,热阻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温度敏感变化的金属材料,热耦是双金属材料,既两种不同的金属,由于温度的变化,在两个不同金属丝的两端产生电势差。

四、PLC对应的热电阻和热电偶的输入模块也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是没问题,但一般PLC都直接接入4~20ma信号,而热电阻和热电偶一般都带有变送器才接入PLC。要是接入DCS的话就不必用变送器了!热电阻是RTD信号,热电欧是TC信号!

五、PLC也有热电阻模块和热电偶模块,可直接输入电阻和电偶信号。

六、热电偶有J、T、N、K、S等型号,有比电阻贵的,也有比电阻便宜的,但是算上补偿导线,综合造价热电偶就高了。热电阻是电阻信号,热电偶是电压信号。

七、热电阻测温原理是根据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的,测量范围为负00~500度,常用的有铂电阻(Pt100、Pt10)、铜电阻Cu50(负50-150度)。

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常用的有铂铑——铂(分度号S,测量范围0~1300度)、镍铬——镍硅(分度号K,测量范围0~900度)、镍铬——康铜(分度号E,测量范围0~600度)、铂铑30——铂铑6(分度号B,测量范围0~1600度)。

热电偶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感测温度工作原理是温度变化其两端电位大小不同;热电阻也可以称是一种热敏传感器,但其是随温度变化电阻发生变化。就这样简单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1-06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区别有:

1、测温原理不一样: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热电阻的测温原理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

2、结构不一样: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普通性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而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3、补偿导线不一样: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热电阻和热电偶一样的区分类型,但是他却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电偶便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热电阻

百度百科-热电偶

第4个回答  2013-08-23
热电偶与热电阻,属温度测量中的接触式测温,尽管其作用相同都是测量物体的温度,但是他们的原理与特点却各

有不同。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温度器件,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测量温度范围较宽,测温性能比较稳定,同时它

的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更能够远传 4-20ma 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

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有两种电势组成,“温

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 是指 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

势也不相同。
接触电势 是指 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他们达到一定

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他们接触点的温度。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

,J和T,其测量温度的最低可测零下270摄氏度,最高可达1800摄氏度,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

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有两种,普通型热电偶和铠装型热电偶。
普通型热电偶一般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部分组成。
铠装型热电偶则是将热电偶丝,绝缘材料和金属保护套管三者组合装配后,经过拉伸加工而成的一种坚实的组合体。
热电偶的电信号却需要一种特殊的导线来进行传递,这种导线我们称为补偿导线。不同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

导线,补偿导线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电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
补偿导线又分为补偿型和延长型两种,延长导线的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相同,但是实际中,延长型的导线

也并不是用和热电偶相同材质的金属,一般采用和热电偶具有相同电子密度的导线代替。补偿导线的与热电偶的连线

一般都是很明了,热电偶的正极连接补偿导线的红色线,而负极则连接剩下的颜色。一般的补偿导线的材质大部分都

采用铜镍合金。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电阻虽然在工业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由于热电阻的测温范围使他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其优点也很多,也可以远传电信

号,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互换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好,但是需要电源激励,不能够瞬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工业上使用的热电阻一般采用 Pt100,Pt10,Cu50,Cu100。
铂热电阻的测温的范围一般为零下200-800摄氏度,铜热电阻为零下40到140摄氏度。
热电阻和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点偶价格便宜,受到大家的喜爱。

热电偶的应用原理: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的优点很多,分别是:
测量温度精度高。
因为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感温快速,准确。
测量温度范围广。
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

℃(如钨-铼)。
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

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

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

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

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 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

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热电偶的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 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 电偶

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 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 仪表端子

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

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

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
其它铠装热电偶,铠装铂电阻。
热电阻和热电偶都是测量温度的元件,热电阻是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元件,而热电偶是热电势(电压)随温度变化

的元件。一般热电阻用在低温,热电偶用在高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