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

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 基本上完成于哪个皇帝?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在没入关时的皇太极时期就开始了,当时是四大贝勒执政,咱沈阳的老人管他们叫四面佛,后来皇太极逐步处理了其余三人;顺治时期,多尔衮专权,在他死后,顺治立即开始了清算,也算是进一步加强了君权;康熙时期,敢于挑战皇权的除了外面的三番,还有就是内部的鳌拜,鳌拜之所以如此猖狂,是因为他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头脑,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祖制,这个会议有权废立皇帝,康熙干掉了鳌拜,算是第一步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设立军机处,彻底架空议政王会议,至此,清朝皇帝的集权工作基本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7
雍正
雍乾时期的极端君主专制,持续近百年(到嘉庆帝亲政后方初步结束),可以说是18世纪中国政治生活中最引人注目,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现象。就这一局面形成之原因,除了顺康以来君权强化这一历史惯性的推动,以及为了维持和发展“大一统”局面,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加强君权)
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是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过分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2个回答  2009-10-07
①清入关后,一方面仿照明朝制度,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另一方面又保留自己民族原有的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清朝的内阁与明朝名同而实异,并没有什么实权。实权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手里,凡军国大事皆由它会议裁决,就连皇帝也无权更改,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不仅架空了内阁,也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使权力分散于满洲的王公贵族手里,因而接连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

②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学士入值。当值翰林院学士除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实际上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从此,内阁、议证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证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相互牵制,康熙帝处置了鳌拜,结束了权臣专横的局面,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③而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关键性措施。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出自皇帝,皇帝的命令由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中央的六部官员和地方的军政首领也就直接听从他的指挥。此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虚设,至乾隆时撤销;内阁也成为虚设的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

综上所述:“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将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第3个回答  2009-10-07
雍正皇帝

军机处的设立

是个标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