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鲁伯特•弗斯。弗斯理论是什么

如题所述

  弗斯(1890.6.17--1960.12.14), 英国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师承著名语言学家马林若夫斯基(Malinowski)。生于1890年6 月17日,卒于1960年12月14日。曾在利兹大学攻读历史,1913年获硕士学位。后来他的作品被编成《 1934~1951 年论文集》和《1952~1959年论文集》。

研究方向:英国语言学界
1914年参加英国印度教育司工作,在阿富汗、非洲、印度各地服务。1920~1928年在印度旁遮普大学任英语教授。1928~1938年,在伦敦大学语音学系任高级讲师。1937年到印度研究古吉拉特语和泰卢固语15个月,1940年回校后任特级讲师。1941年升任语音学系主任,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办了一些短训班,致力于培养英国所急需的日语人才。1944年伦敦大学首次设普通语言学讲座,他是第一任教授,直至1956年退休。
20世纪40~60年代,弗斯是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 ,但是在国外名声不大,因为他的意见与欧美各派相左。使他和伦敦学派声誉鹊起的是他的后继者R.H.罗宾斯、韩礼德、R.A.赫德森等人。

他的成果:发表言论

担任伦敦大学语音学系主任以后,就提倡语言研究和语音研究。他坚持语言理论研究有其独立性,不应被视为其他学科或语言教学的附庸,但是又不断指出,语言学发展史与知识发展史、文化发展史有密切关系。他肯定语言研究不同于文学研究,但是又运用语言研究方法去研究英国文学,最后几年还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他尊重印度古代波你尼(Panini,又译波腻尼)的语言研究传统,不承认欧洲的语言学由19世纪的德国新语法学派或者20世纪的瑞士索绪尔学派开始。弗斯在语言学上有两项独特见解:一是根据言语背景和上下文来寻求意义 ,二是用一套新方法来描写语言节律。他坚持谈语言不能不谈人生和文化,分析语言不能撇开意义。他的创见主要发表在 一些论文中,后来编成《 1934~1951 年论文集》和《1952~1959年论文集》。

弗斯坚持发表论文并弘扬其理论:不能不谈人生和文化,分析语言不能撇开意义。他主张分析,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擅长英国文学及语言学科,他在论文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死后依然被人们铭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9
弗斯(1890.6.17--1960.12.14), 英国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师承著名语言学家马林若夫斯基(Malinowski)。生于1890年6 月17日,卒于1960年12月14日。曾在利兹大学攻读历史,1913年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1914年参加英国印度教育司工作,在阿富汗、非洲、印度各地服务。1920~1928年在印度旁遮普大学任英语教授。1928~1938年,在伦敦大学语音学系任高级讲师。1937年到印度研究古吉拉特语和泰卢固语15个月,1940年回校后任特级讲师。1941年升任语音学系主任,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办了一些短训班,致力于培养英国所急需的日语人才。1944年伦敦大学首次设普通语言学讲座,他是第一任教授,直至1956年退休。
20世纪40~60年代,弗斯是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 ,但是在国外名声不大,因为他的意见与欧美各派相左。使他和伦敦学派声誉鹊起的是他的后继者R.H.罗宾斯、韩礼德、R.A.赫德森等人。

成果
20世纪40~60年代,弗斯是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使他和伦敦学派名誉鹊起的是他的后继者R.H.罗宾斯、韩礼德、R.A.赫德森等人。
弗斯自担任伦敦大学语音学系主任以后,就提倡语言研究和语音研究。他坚持语言理论研究有其独立性,不应被视为其他学科或语言教学的附庸,但是又不断指出,语言学发展史与知识发展史、文化发展史有密切关系。他肯定语言研究不同于文学研究,但是又运用语言研究方法去研究英国文学,最后几年还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他尊重印度古代波你尼(Panini,又译波腻尼)的语言研究传统,不承认欧洲的语言学由19世纪的德国新语法学派或者20世纪的瑞士索绪尔学派开始。弗斯在语言学上有两项独特见解:一是根据言语背景和上下文来寻求意义 ,二是用一套新方法来描写语言节律。他坚持谈语言不能不谈人生和文化,分析语言不能撇开意义。他的创见主要发表在 一些论文中,后来编成《 1934~1951 年论文集》和《1952~1959年论文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