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商品价格不同,对消费者来说,花在这两种商品上最后一块钱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为什么是错误的。

如题所述

消费者要达到均衡,其条件是:MU1/P1=MU2/P2=λ,
λ是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个常数,因为P1≠P2,所以最后的MU1≠MU2。

等边际法则 :每种物品每一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等边际法则:决定收入在不同消费品之间分配的法则。消费者可按此法则选择消费组合,使花费在所有商品和服务上的每一美元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就能保证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化 

最大满足或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要符合等边际法则。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所面临的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也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 

基数效用论。其假定条件是:效用可度量、可叠加,且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块钱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假设为定值)。因此,随着消费者对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商品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变低,即消费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效用论。其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可排序、偏好具有传递性、偏好非饱和性。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构建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曲面(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以及消费者预算线(给定预算可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消费者均衡就是预算线能碰到(相切)的最大的无差异效用线,切点就是均衡点,该点,花在两种商品的最后1块钱效用正好相等。

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预算线发生变化,与无差异效用线的切点发生变化,即商品消费数量发生变化。把价格和消费数量汇成曲线,即消费曲线。(注:由于消费者曲线由无差异效用线导出,而无差异效用线的形状无法精确求出,因此消费者曲线也难以精确求出。)

恩格尔曲线:人们收入与某商品消费数量的曲线。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一种商品降价时,它的消费数量提升来自两部分,一是对其他同类商品的替换,二是消费者收入相对增加后可购买效应的增加。对于劣等品,降价后,收入效应为负值;有些特殊的劣等品,收入效应绝对值超过了替代效应,即降价时反而使销售量变低,称为吉芬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