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安排你做个报表,分管领导的要求和总领导的指示不一样,你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一: 搞清服务对象和管理层需求。

很多数据呈现为纯报表,二维表格,也有一些简单的图表可视化。但是这些报表基本上只服务到了一线的业务部门、业务人员,数据描述的仍然是业务过程数据。真正管理层需要的不是这些业务过程的明细数据、二维表格,而应该是一眼就能看懂的高度汇总的指标,通过管理驾驶舱,简单的图表把他们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给体现出来。

第二: 清晰的展现和有逻辑,有重点的分析。

BI的数据分析可以非常灵活的通过拖拉拽制作很多的可视化多维分析报表,但报表并不是越多越好。可视化报表的制作应该简明扼要,遵循自上而下、层层推进的原则,通过图表之间的关联、钻取、联动来表达业务分析逻辑,最后才是钻透的明细数据看业务细节。所以,好的可视化分析报表体现的是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思路,需要把这些思路还原到报表分析设计中。同时,通过分析能够深入反映业务中的一些问题,把这些结论性的分析成果给提炼出来,这些是管理层真正需要的东西。



第三:业务重点在变化,固定的报表无法及时响应。

企业的业务一直在变化和发展,重点关注的内容和管理思路也在不断的调整,很多固定格式的报表是没有办法及时响应这种思路变化的。这就需要通过BI的多维分析,通过合理的分析模型动态的构建各类可视化分析报表,通过维度的及时切换、指标的及时切换,在无需IT人员的配合参与下业务人员也可以对分析维度和指标进行灵活的调整。

第四:数据质量的问题,信息化基础不牢固。

基础业务系统数据质量存在问题,关键分析数据的缺失也会让BI的分析效果大打折扣,分析的内容也让大家不理解、不接受。所以需要通过BI的建设来反推业务信息化中数据质量的不足、数据缺失等问题,为下一个阶段的基础信息化打下基础。

第五,数据意识的缺失。

报表能不能体现业务管理思路,能不能体现分析价值,能不能通过分析后看出了问题所在并针对性进行决策执行,最后形成一个闭环来验证决策执行的效果。这些都是基于BI系统之后的延伸,更多的是需要企业自身能够逐步培养这种意识,培养养数据、看数据、分析数据、找出问题的习惯,并转化成实际的决策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做报表,如果是做相同内容的报表,那么还是要以大领导的要求为主。毕竟,最终的需求还是在大领导那里。
当然,如果分管领导也需要的话,可以做两份不同的报表,一份给大领导,一份给分管领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