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刚跟朋友聊到奶茶,手机APP马上就开始推送奶茶相关的信息;刚去完医院挂号,手机页面就会弹出医患相关的新闻…比起精准推送带来的便捷感,一个更令我们担忧的问题是:谁在“偷听”?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电梯、公交、地铁等公众场合接打电话的时候,如果不带耳机的话,就有可能发生手机漏音被他人听到通话内容的情况,这种时候内心的尴尬程度不用多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听到他人手机通话内容是不是侵犯了他人隐私呢?我们又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呢?
听到他人通话内容是不是侵犯了他人隐私权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只是不小心听到了谈话内容,并未通过泄露等方式带来一定侵权后果的话,按照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很难认定其侵犯了隐私权。
但如果在听到了通话内容又故意将内容分享出去,比如发在公共群、发在社交平台上,给他人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民法典规定,属于窃听、公开他人私密活动,涉嫌侵犯他人隐私,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并予以一定赔偿。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商业交流信息,医生病人交流病情、律师当事人交流案情都应该在一个保密性较好的密闭空间进行谈话,这样,重要信息才不会泄露出去。要保护个人隐私权的话就要了解个人隐私权的相关内容。个人隐私权范围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在与App打交道的过程中,令大家担忧的问题不断出现。假如发一个语音,当手松开了以后,这个录音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人员将语音数据导出后,经过核对,证实了当测试程序置于前台运行时,“偷听”是可以实现的。
程序退至后台,或者在手机处于锁屏的情况下,录音依然可以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都会自行终止。只是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锁屏下持续录音的时长略有不同。
某些APP存在设置冗长复杂的隐私条款现象,利用用户没时间精力或者受知识所限,无法充分了解其中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从而误导用户“同意”企业听取用户语音等。
在某种程度上,完全依靠企业自觉是靠不住的。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通过掌握用户数据来进行行为与需求分析,从而为商业转化提供重要参考。
尽快就这一现象进行专门技术研究,进一步对手机APP“偷听”用户语音的技术可能性进行全面检测,并对市面上常用APP进行抽检,看其是否存在此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