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90后一代是长残了的一代?长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依据?

为什么很多人说90后一代是长残了的一代呢?长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依据?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编辑本段]一、社会背景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有些孤僻。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而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
  [编辑本段]二、时代变迁
  在信息方面,1999年,中国只有四百多万互联网使用者,而到2009年的今天,有了三亿人。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7岁到15岁之间的中国儿童中,超过70%至少上过一次网。如今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
  在教育方面,由于从1997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已经让中国教育体系慢慢脱离死记硬背,迈向注重独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后也与前一代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大为不同。
  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关数据大致表明,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极的心理特征,如心理问题、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渐增多或增高。例如,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从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同时,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但至今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变迁,仍尚无大规模的长期追踪研究。
  在社会方面,一项关于“90后”社会调查表明,有六成以上的调查对象否认不关心社会。该调查结果所显示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与创造力”,但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同时“90后”也是充满自信的一代人。
  [编辑本段]三、问题
  心理
  由于知识经验的相对增多,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对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指向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此时他们逐渐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的要求较高,选择条件也比较苛刻,此时,他们很难找到“心心相印”、“相互理解”、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音,因此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但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开心理的大门。但由于很难找到这种知音,他们常常感到烦闷不安。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
  教育
  由于时代变迁,国家经济转型,“90后”的父母们当他们刚刚成家立业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大相径庭的体制改革——多年沿袭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需要重新选择职业,需要靠自己奋斗,许多人被卷入了下海的大潮,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与此同时,“90后”的家长们又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急于传递给孩子,他们认为到学校的教育不足以应付真实的世界,在教育产业化的政策下,学校加压,各种各样的培优如雨后春笋,于是90后孩子自小即被大量的家教、教育辅导书进行专业培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强、对网络依赖等问题,他们自信又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
  家长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感到了迷茫,他们现在成了孩子的“钱包”;指责孩子自私、只有自我,没有他人,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孩子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与孩子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孩子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已经丧失了很多本应该拥有的快乐,还被冠以问题少年,觉得十分委屈。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编辑本段]四、评价
  “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罗森堡 《荒漠之死》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都有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但是,谁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呢?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 迷惘的一代”、 “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
  90后终将有一天成为中国的主人翁。同样是独生子女,但90后和70后、80后一代却显出非常的不同。关于90后,有的开始关注他们这个群体,有的可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开始展露出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行为方式。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指出,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某个角度说,虽然90后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还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但这一代孩子,由于整个变革中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普遍地早熟,他们从一开始,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
  不论如何,“90后”所暴露出的问题绝非他们仅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这对于社会和家长的沟通与引导方面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编辑本段]五、90后突出人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步伐,我国开始涌现了一些90后较为突出的人物

  运动员

  乒乓球:丁宁、刘诗雯
  体操、蹦床:庞盼盼、何宁、江钰源、何可欣、李珊珊、邓琳琳、杨伊琳、肖莎、
  举重:龙清泉、
  跳水、游泳:林跃、焦刘洋、王鑫、陈若琳、徐田龙子、
  女足:古雅沙、娄佳惠、
  棋类:周睿羊、古灵益、侯逸凡
  篮球:李晓旭

  演艺圈

  殷叶子、钱琳、张一山、杨紫、尤浩然、王莎莎、谢昀杉(叮当)、杨洋、李沁、于小彤、林妙可、秦俊杰、张艺兴、王睿、侯高俊杰 、李媛希、曾轶可、BY2、郑爽、杨丽晓、郭晓婷等。

  文学圈

  吴子尤(《谁的青春有我狂》)、另维(《美丽时光走丢了》)、魏天一(《死亡笔记》)、张牧笛(《走走停停》)
  原筱菲、吕日阳、魏天一、许仕龙、朱雀、高璨、欧英澍、艾溅果、李军洋、习修鹏、后博寒、柯雪、时迪芬、张悉妮、周丽晶、余慧迪、徐越、陈晨等。

  其他人物

  赵俊杰(网络工程师&企宣)、丁仕源(模特公司总裁)、谢泽熙(黑市车手)、艾水水(导演) 、李米乐(日本艾回娱乐驻上海首席代表)等
  以上我们只收纳了部分现有的90后较为突出的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优秀的90后人物涌现出来,我们也相信在日后的社会中90后优秀的一部分人将成为社会的主要新生力!
  [编辑本段]六、90创业
  90后是孩子,首先压力大。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还有自找的压力。其实90后的孩子心中都有着很多梦想,只是现实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么天真。他们总以为创业很简单,只要自己有那创业的雄心壮志。但当他们踏出社会的之后,在经过一次次打击,一次次考验之后。感受到了创业的难处,变会灰心,失去信心。往往会一倒不起,看到别人一样的眼光,信心一天天的下降。在没有人支持,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便会想着要后退,觉得默默无闻的过一生也挺好。就这样90年后的孩子便成了大家,饭后茶间的笑柄。使得90年后的孩子变得懦弱、变成大人们心中的败家子。
  目前高科技行业的创业者日益年轻化,一些90后也开始在网络领域施展拳脚,自己当老板。对此,李开复说,“对90后来说,读书才是首要的目的。创业成功有五个重要的因素:有经验、有想法、有团队、有资金、有执行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因此90后应该多读书,多积累经验,再谈创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16

看看这张图片应该有点认识了吧,虽然我不是90后,也不知道90后为什么会长残,我想别人说长残也就是指90后非常流行的非主流吧,可能前人无法接受吧。

第2个回答  2009-10-16
思想方面太单纯,精神层次低,没有经过风吹雨打。
第3个回答  2009-10-16
因为没有长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