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全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3-18
我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家境贫穷,没有钱买书来看,常常从家中有藏书的人那里把书借来,亲自动手用笔抄录书上的内容,计算好日子,按期奉还。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砚台里的墨冻得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屈伸,我也不放松抄录。抄录完后,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一点儿约定的日期。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看许多书。到二十岁的时候,我更加羡慕圣人和贤人的道德思想,又担忧没有高明的老师,无法与名人交流,曾经赶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追随乡里有名望有学识的先辈,手持经典著作,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恭敬地站立着,陪伴在尊长的左右,谨慎地向他们提出疑问,质询道理,常常小心地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尊长怒斥,我的脸色就更加谦恭,礼节就更加周全,不敢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尊长高兴的时候,就又向他请教问题了。因此,我即使愚钝,也终于学到了不少知识。
  当我追随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艰难地行走在深山巨谷之中。寒冬,刮着猛烈的大风,大雪积了数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没有感觉。到了住的地方,四肢僵直不能动,服侍的人端着热水为我盥洗,用被子围住我,盖住我的身子,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来享用。同住的学生,全都穿着漂亮的丝绸绣衣,戴着用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佩戴着白玉的圆环,左边佩带一把刀,右边配备一袋香物,全身上下光彩闪烁好像神仙。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在他们的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让我高兴的学业,因而并不感到衣食享用不如别人。我学习的勤奋与艰苦,大概就是这样的。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成就什么事业,还有幸在朝中做官,承蒙天子恩宠的光泽,追随在公卿大人们的身后,每天在旁边陪坐,准备回答众人的咨询,即使公卿的姓氏名字很尊贵,四海之内也有人把他们称呼错了的时候,况且他们的才能远远地胜过我了呢?(注:此句的意思是:我的地位不及公卿是正常的事情,不足为怪。)现在诸位学生在太学学习,每天都享用朝廷供给的伙食,每年都享用到父母供给的皮衣和布衣,再也没有受冻挨饿的忧患了;坐在高大的房子下面诵读诗书,再也没有到处奔走求学的辛苦了;有太学里的教官给你们当老师,再也不会有提问而不告诉,求解答却没有结果的情况了。凡是你们应该有的书,全都集中在这里,再也不必像我那样亲自动手抄录,要向众人借取,才能看到书的情况了。太学的学生中,如果有学业不精进,道德修养不好的人,那就不是天资低下不如人,而是不如我那么专心致志地学习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东阳的马生君则,在太学已经学习二年,同辈的人十分称赞他德才兼备。我在京都去上朝时,马生以同乡人之子的名义拜谒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初次拜见长者的礼物,言辞极为畅达;和马生讨论分辩问题时,马生说话的神态谦和,脸色平易近人。马生说自己年少时,在学习上用心很辛苦,这样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好学生啊!马生即将回乡去见自己的亲人了,我特意把求学的艰难写下来并告诉给晚辈。说我勉励同乡人刻苦学习,就正合我的一番心意;如果歪曲我的本意,夸耀自己的运气好,而在同乡人面前自高自大的话,哪里是明白我的心意所在呢!
第2个回答  2019-12-04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第3个回答  2020-03-05
第4个回答  2019-05-04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译文、赏析
http://www.llysc.cn/content/article-104459.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