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炒菜,为什么有的人做得好吃,有的人做得不好吃?

如题所述

同样是炒菜,为什么有的人做得好吃,有的人做得不好吃?

首先是热爱,一个人如果喜欢下厨房,就会把炒菜当作乐趣,一种享受,那么,他做出来的食物,肯定不会难吃。其次是学习,不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人是天生就会的,就算是最简单的吃饭走路,我们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掌握好。怎么学,以最常见的鸡肉为例,应该学会各个部位的使用:鸡头,皮薄骨多无肉,只能用于熬汤或者做为下水处理。

鸡颈则是皮包骨头,但是对于喜欢吃鸡皮的朋友来说就是美味,颈骨也适合熬汤。鸡脊骨硬肉少,但是鲜味十足,适合熬汤,炖煮。鸡翅膀肉质细腻少骨,肉鲜滑清香,是我们比较喜欢吃的食材,就算是聚会,也能上得桌面,卤水,烧烤,焗,炸,爆炒等,无一不可。鸡胸肉高蛋白低脂肪,虽然肉质较柴,但是做成肉松之类,则提高了几个档次。

鸡大腿基本上全是瘦肉,适合去骨切片,还可以煎,焗,焖等等。鸡爪及下水,如果制作得当,亦可登大雅之堂,例如卤水鸡胗,泡椒鸡爪等。就算是鸡屁股,也有人好这口,专们收集腊制之。还有鸡的做法,白切鸡,盐焗鸡,豉油鸡,烧鸡,辣子鸡丁等等。

如果细数起来,有几百种之多,就算是一日制作一款,也可以数年不重样。而且在做鸡过程中,学会了一里通百里用,什么意思,会做豉油鸡,遇到卤水猪蹄,卤鹅等菜品,做起来毫无技术难度吧,文雅点这叫融会贯通。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炒菜难吃的人,则把下厨房当作任务式。

以我妈妈为例,她做菜更多的时候是怕我们饿死,被逼无奈。所以基本上都是胡乱煮熟,反正是人多没有剩饭剩菜,猪多不论粗粮细糠。在我记忆当中,就算是最简单的蒸饭,妈妈也可以一日三餐不重样,夹生,不粥不饭,糊了等轮流上阵。最离谱的一次是烧空锅,即锅里什么都不放,硬生生把锅底烧穿才发觉。

妈妈炒青菜,永远不会听到响声。锅里面的水分还没有开始蒸发,菜就已经到了锅里,马上加入清水加盖,手速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待蒸汽从盖边逸出,开盖翻面,这个时候才开始放油盐,拌匀出锅,接着炒下一个菜。为什么不刷锅,妈妈的理由是,刷锅会把残留的油刷去,而且还要重新烧锅,觉得浪费了油盐燃气。

我心里经常是十万头羊驼奔腾而过,但是又不好说什么,只要出声,她会把锅铲一扔,声大夹恶:“不吃拉倒,用来喂猪还能长肉,喂狗它还会摇尾巴,养你们得到什么,哼,你给我滚。”连外公也看不下去了,但面对自己的女儿,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牛在牛栏出,猪在圈里养,她什么秉性会不清楚。这个时候,隔代亲就体现出来了。

在外公的悉心教导下,小学一年级,我学会了煮饭炒菜,由于个子矮,炒菜还要垫板凳,尽管前仰后合,险象环生,幸好命大,没试过一头栽进锅里。仅有一次受伤,是从厨房端菜至厅里,跨过门槛的时候,摔了个嘴啃泥,盘子飞出老远而且碎了,菜洒了一地。这个是双手本能反应,神奇的是头也跟着仰起,仅下巴,手掌擦伤,尽管血流了一地。

创作不易,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每个人的厨艺不一样,炒菜的方式不同。这就是厨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的道理。
第2个回答  2020-12-02
因为炒菜讲究火候,调料放的先后顺序,以及用油量。平常人都不太注意这个,所以炒出来的菜不好吃,你看一般的大厨炒出来就很好吃。
第3个回答  2020-12-02
因为有的人只是把菜放在锅里随便炒炒,有的人却是认真研究菜怎么炒才好吃。
第4个回答  2020-12-02
做得好吃不好吃,关系到个人炒菜的水平,假如如一个人掌握了炒菜烹饪的技巧,正所谓熟能生巧,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他就会烧一手好菜,假如他很少下厨房,对做菜没有多大兴趣,那他做出来的菜品就不会显得那么好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