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是幼儿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角活动是由多个区角组成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孩子怎样进入区域活动的前提是懂得进区的步骤。很多新手教师平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得很好但是一旦到了区角就难以管理了,为什么呢,最基本的根源在于不知道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步骤自然也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孩子进行区域活动了。幼儿区角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材料投放
区角活动中最常见的区角应该是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语言区、益智区吧,其实这些区角的教育价值最主要是依附在操作材料商。没有一定的场所和材料,幼儿便没有活动的机会与条件,而他们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去获得经验、发展
认知能力,因而可以说活动区是一件必备的“硬件”。它是孩子课程活动的一种延伸,在活动区中孩子可以利用多种材料,通过动手操作,使他们获得课程以外的知识与经验,此外,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区角材料对于孩子的意义来说不仅仅是玩,对孩子还具有发展的意义。例如、;积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材料,在建构区或者操作区幼儿可以接触到。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首演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实际了解重心、平衡能力等物理概念。
可供孩子选择的材料很多可以是市场上所售卖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自己制作的玩教具,但在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材料教师可以选择投放但是游戏是幼儿自选的,活动材料是幼儿自己拿放的,游戏场地是在游戏的不断更新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幼儿对于每一种材料及游戏的地点都十分熟悉,幼儿越来越像区角的小主人。教师是幼儿区角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是区角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步骤二、规则提示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认知和遵守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律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认知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一种刺激条件,可以有目的塑造幼儿的某些行为习惯。一旦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就可以影响或促进幼儿特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通过地板上的小脚印提示该区角的活动人数,这种地面的创设就是对幼儿行为的预期,即暗示进入该区角人数与小脚印数一致。显然,这种情况下,环境就能替代教师的指导语,成为行为习惯的提示。在家里的宝宝,父母也可以利用图示告诉孩子物品的摆放和数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常见的规则提示有1.人数提示:1.约定玩伴和合作形式。2.时间提示:约定次数和时间,保证合作顺利进行。3.操作提示:利用简单的步骤图例,表示操作的顺序、提示玩法、合作要求说明;或通过图例展示游戏的连续性,使游戏活动层层推进。
步骤三、观察记录
活动的时候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想玩的,教师的角色是在旁边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一般不要求指导过多,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步骤四:分享活动
活动结束后就是分享回忆活动、交流各自经验、展示作品,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
教师让孩子回忆自己的收获,与同伴分享,可以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也可以是成果真实分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