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如下:

2001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是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用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完善,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能够为幼儿以后接受学校科学教育乃至终生酷爱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就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1、探究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注重儿童的主动探究和发现,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来引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2、具体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侧重于直观、具体、形象的科学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实验、模型和图示等形式呈现给幼儿,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

3、综合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不仅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其中,帮助儿童全面探索和认识世界。

4、体验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让儿童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

5、游戏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通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并且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6、共建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注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提供科学教育资源和活动,营造有利于儿童科学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总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强调体验、探究、具体、综合、游戏和共建的特点,旨在通过科学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启迪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