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说过: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为什么?

如题所述

韩非子说过: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为什么?"人皆为己而不为人 "的下一句是 "凡争之者,必自以为是而不为人。已诚是也,人诚非也,是已君子而人鄙也"。这句话出自韩非子,意思是说,人们往往会追求有利的东西,避免不利的东西。他们会选择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合理的,对自己来说是最优的,而别人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别人是对的,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你就不会做你认为错的事。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人性思想的形成阶段。百家争鸣,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各种观点。荀子是恶性论的典型代表,但由于韩非子与荀子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韩非子是荀子人性论的继承者,甚至比荀子的恶性论思想更极端。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韩非子虽然学习儒家的荀子,但他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成为一个法家。就其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场和基本精神而言,韩非子跳出了善恶之性的分析框架。他所阐释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性利己主义


韩君坚持人性是 "善利 "的自然属性,但在对人性的 "善利 "的评价上,两者是不同的。荀子对 "善利 "进行了 "恶 "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描述了 "善利 "的事实,没有进行价值评价。因为人的善良。人,有喜怒哀乐,所以赏罚分明;赏罚分明,就可以立禁而治。夫执柄以置势,故命之以禁。柄,杀之制也;势,众之资也。废而不渎权,赏罚下总威分。让贤主听而不爱,无话可说。故听言不参,则右分就奸;无智则穷。可见行制之主也天,其择聘人也鬼。天不为非,鬼不为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一行不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02

“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这句话,韩非点出了人具有排他的利己本性,下文我们称这种“本性”为“自为”。至于韩非对人性的看法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韩非的影响力,再根据其师从何处、身处何时说说原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关于后人对韩非的评价,《史记》曾说:“斯自以为不如非”。这里的“斯”是谁呢?也是法家另一位代表人物,亦被称为千古一相,他就是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风云谋士“李斯”。让李斯都自愧不如此,足见韩非理论之过人。

值得注意的是,李斯与韩非师出同门,也就是儒家的大先贤荀子,而二人都在法家思想上有所造诣,其实,这之中也隐藏着韩非为何认为“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的原因。

我们知道,荀子之“性恶论”以“维系礼法”为出发点,点出了“人生来为己”的本性,而韩非对荀子的思想加以发挥,结合韩非当时那个“竞于力气”的时代特色,由此韩非以“人皆以己为是而以人为非”点明人的“自为本性”,就不奇怪了。

一言以概之,韩非认为人的身上有“带着排他性的自为特色”在颜小二看来,一来与他师傅荀子的“性恶论”有很大关系,二来也与韩非所在的那个“竞于力气”时代有很大关系。

1、荀子“性恶论”,与韩非的“人皆自为”

对儒家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有所耳闻,荀子虽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因为其提出“性恶论”,而备受争议,比如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荀子神位被移出孔庙的情况。

事实上,体会荀子的“性恶论”,不带着“道德评价色彩”会更好一些,以“理性中正"的态度品味“性恶论”的内涵,这种时候,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别有洞天。

言归正传,回到本文主题,在颜小二看来,韩非的“人皆自为”这一理论的形成,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性恶论,荀子是这么说的: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一句话虽短,但是犀利点出一个事实,即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喜欢听好听的、看好看的,吃好吃的,并指出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正常一旦“过度”,就不正常。于此,对于我们生来趋于自我满足的感官需求,是不能过度去发展的。为了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荀子便指出,我们需要接受“教化”,以此遵守“礼法”。

也就是说,荀子点出“性恶”,是为了强调教化和礼法。怎奈何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后人喜欢在“性恶”上大做文章,对于“荀子说性恶的初衷”却能轻易忽略,也是可惜。

而韩非的“人皆自为”,很显然是承接了荀子之“性恶论”中对人“耳目之欲”的直白揭露。

关于“自为”,韩非曾说: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此处以“造车的人”和“买棺材的人”为例子,指出,买棺材的人希望有人死去,造车的人希望人都富贵,不是因为“仁”与“不仁”的区分,而是因为他们的“谋生指向”不同,也就是“利之所在”不同。

三百六十行,每种行当对应每种需求,每种需求背后都有“利之所在”,对于这种“谋生”的利之所在进行“道德评价”,许多时候是不稳妥的。以上这些便是后话了,但颜小二想指出的是,韩非的例子虽然有些极端,但是确实也客观用“利之所在”降低了“道德评价”对人之“为己欲望”的感性偏见。

就韩非对“为己”的客观看待,因为可以客观了解“人性”,自然在“管人”上就显得得心应手。于此法家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热门学说,也是可以预见的。

2、促成韩非指出“人皆自为”的另一原因:竞于力气的时代

随着时代整体对“物质”的渴求,人的欲望似乎也在不断膨胀。而韩非提出“人皆自为”的原因,在颜小二看来,除了受到老师荀子的影响外,还有当时那个“竞于力气”的时代影响。

在《礼记》中曾有这么一段话: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抛开门第阶级成见,我们客观分析其中缘由,便能窥见一两分这个特性于当时那个时代的合理性。

这句话点出了西周封建社会两条办事原则:一个是用“礼”,也就是用不成文的法典,以此褒贬、控制“君子”也就是贵族的行为;一个是用“刑”来治理“庶人”或“平民”。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的限制让底层平民几乎很难接触到“教育”。因为缺少文化的熏陶,所以获得“君子之德”确实难上加难。而在西周那个时代,能成为贵族的,大抵都是祖上在周王朝建立或发展中有所贡献的,属于当时那个时代人群中“见识”、“谋略”都更胜一筹的人,于此,相较而言,他们或许比被自己“庇佑”的百姓更有资格获得“贵族”或“君子”这一称呼,无论是在客观贡献上,还是在本真内在上。

但是因为世袭,首代贵族之后人的德行变化不可控,于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于所谓“贵族”,以“不成文”的礼法去限制他们,说得更直接点,就是让他们遵守礼法“全靠自觉”,这种时候,“虚伪”之下,“礼法”就显得太苍白无力了,甚至会十分“讽刺”,也难怪孔子长叹“礼崩乐坏”。

基于“礼崩乐坏”的客观事实,韩非子虽然是儒家荀子的弟子,但是他明白像孔孟那样“周游列国”宣扬儒之“礼法”,是不适合那个时代的;同时,他也知道,在这个“群龙无首”的时代,只要“首”一天没有出现,那么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就会加剧、诸侯国内的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

于此,韩非犀利点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竞于气力”。

建立在逐于智谋之后、竞于气力之上的时代,“人皆自为”不过是这个时代中的人性缩影罢了。

3、思考决定人的层次:为己和自私即便只隔一层窗户纸,也不要混淆它们

下面说说颜小二自己的想法吧。其实看了这么多百家学说,我曾将利己与自私混为一谈,直到我对道家之“道”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读韩非,才开始正视人的“为己”之欲。

人生来就有耳目口舌之欲,这很正常,不要去否认它,否认它才不正常。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只要不带着“排他”的恶意,而是进行合理的“自我捍卫”,把握度的“自为本性”又何需接受无谓的“评头论足”?当出于“正义”的道德评价变成“绑架”,这才可悲。

如果韩非当年带着自己的“个人成见”去看待“人皆自为”,那么他内心大抵会天然抵触“自卫之下,人对利之所在”的“渴求”,因为将其定义为“恶”,所以会唾弃、逃避这一客观事实,如果不逃避,那么自己就会成为主流价值观下“恶”与“贪”的存在。很显然,从“法术势”这样的经典观点出世来看,韩非没有带着偏见去看待“自为本性”。而颜小二可以再次骄傲地说,这正是他的理性与高度,一定程度助推了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一伟业。

事实上,视角有多客观,视野下的世界就有多大。而成功区分“为己”和“自私”,许多时候就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人思维的理性。这是一种层次的体现。

也就是说,所谓“自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而所谓“自私”,则是人于后天过度发挥自己的“利己之欲”。自私和自为虽然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但在颜小二看来有“天差地别”。

以上韩非让我看懂的道理,颜小二这里将这个道理也分享给大家。如果您有所触动,可以将文章分享给您珍视的人,传递先哲智慧。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第2个回答  2022-02-02
因为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且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且有时也很自私,也会趋利避害,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第3个回答  2022-02-02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自私的,会以自我为中心,都是会先考虑自己的感受。而经常排斥他人的不同于自己的意见。
第4个回答  2022-02-02
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是从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多少有些自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