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事业单位签劳务派遣的合同好不好?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如题所述

劳务派遣是具备法律效力的,签的这个合同也是单位的职工,只不过跟事业单位里面的正式职工相比,待遇可能有点差距。待遇之类的,自然就是入职之前怎么谈的,之后就怎么给与正式职工相比,肯定是会稍微差一点吧。

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相对是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的,降低了进入事业单位的难度。因为很多好的事业单位本身的正式员工名额是非常有限的,不是说这期这个所以单位他不需要那么多的员工,而是说这个事业单位的上级在预算编制上面没有给他们那么多名额,这个单位可能100个人能把活干的不错,但是这个事业单位的上级只给了他60个编制的名额,也就是说只能有60个人是正式职工,剩下的那一部分基本就是劳务派遣了。

这种情况下签了这些所有单位相对也是比较稳定的,因为事业单位里面有正式职工,他也有劳务派遣啊,又不是自己一个人担心什么。更何况这个活就是因为正式职工自己干不完,才请了一些外聘的劳务派遣的人员,工资待遇上自然都已经谈好了,去之前怎么商量的,那之后就是怎么给的,但是完全可以相信一个正经的事业单位,他们本身有的这个资金实力,因为他们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是政府预算型的单位。

而且这些事业单位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的,如果说某一个地方的事业单位传出拖欠员工工资,那这个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肯定也跑不了这个责任。可能会有一部分工资不能特别准时的发放,但是基本工资之类的每个月基本都会正常发放,毕竟它就事业单位。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很多企业工作都不太稳定的时候,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7
我认为不太好,主要是因为劳务派遣是私企才会有的工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来说,事业单位是不可以和员工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
第2个回答  2022-05-27
我感觉这个合同可以的,因为里面你的权益一个都不少,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一般单位会盖章的。
第3个回答  2022-05-27
我认为不太好,没有法律效力,因为国家法律规定,事业单位只能够签事业合同,并不能够签署其他合同,尤其是劳务派遣。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