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专业是你自己选的,还是家长帮你选的?

高考即将来临,考什么大学,上什么专业,是不少高中学生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总有学生因为自己的兴趣与家长的期望不同,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上与家长产生矛盾。

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家庭一到高考的时候就比较矛盾的事了。我的高考是家长选的。可以说选的一塌糊涂。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翻译,结果家长强扭着思想给我选了个会计专业。我很是呵呵。

每年志愿的填报对于高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抉择。听父母的还是自己选择?有时候很严重的对立?到底要怎么做才好?

如果考生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皆大欢喜了。但是如果考生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不一样,还是要考虑好了再做决定。

所以我的观点是,在填报高志愿的时候,考生可以参考父母的意见,但是最后决定的最好还是由考生自己做主。

考生可以先参考一下父母的想法,如果父母的想法自己确实无法接受,可以和父母商量。那么作为父母,也不要一味的强迫孩子去报某所大学或某个专业,如果孩子听从了父母的想法,去了自己的不想去的学校或专业,有时候结果会很糟糕。就像我一样!

我认为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如果考生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是被调剂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等到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时,可能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于挂科,最后影响毕业。

我用了四年时间去适应这个专业,之后有用三年的时间去磨合这个领域。最后我退出了,彻彻底底的退出了这个行业。可想而知,这样代价有多大。

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觉还是考生在之前的准备不够,因为高考不是瞬间做出的反应,而是在高中的三年中就应该规划自己将来的考学。

1、提前做好规划

完全不知道选择什么?也不知道有哪些专业方向?更不说后期的规划了,当前就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咱们是文科还是理科;其他的就一句话,等高考分数出来后再说把。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成人的思维,这个时候就应该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对自己将来的择业有了基本的方向认识。当然了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在家长的看护下被动认知,但是我真的建议自己独立的去思考这些问题。

2、兴趣很重要

选择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大学学习方向和就业的努力方向了,学习和就业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谁也代替不了自己,因此如果实在是没有兴趣的专业还有厌恶的专业,我们真的可以忽视了。

还有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专业要做好充分了解,不要道听途说,要深入的了解这个专业是需要学习什么?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将来就业的方向是怎样的?再来决定要不要报考这个专业。

3、没有做好数据调查

半知半解,可以排除一些专业,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但是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内容;比如,咱们想学医,但是医学当中的专业区分不清,哪些专业是可以当医生的,哪些专业不能当医生;然后是就除了医学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其他的专业也不知道,就更谈不上选择了。

所以说,决定权是掌握在考生手里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擅自决定专业,是因为考生在平时的时候就表现出很慵懒,不积极的样子,导致家长对于考生没有信心。

这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考生只有对这件事不仅要关心,同时还要上心,做好规划,做好数据分析。家长看到了孩子根本不需要你的帮助,自然就不会插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3

我的大学和专业都是自己选,因为那个时代的父母,对大学知之甚少。我选了中文,选了师范,后者并非我愿,可是因为分数线低,又是提前录,就报上了,可以说有点稀里糊涂。

包括后面我还有点后悔,甚至想退学重考,自然父母强烈反对,同学也多番开导,只好就读。直到四年大学后,乃至毕业多年后,我才恍悟,原来一所名校所能带给你的影响,不光是她的声誉,还有她深厚的积淀与人文,还有她里面那么多学养和人格都超拔的教师,他们,成为我一生精神的仰慕者和追随者。

其实挺羡慕如今的孩子,信息渠道多,知识面广,父母基本能够帮着选择一二,不管喜欢不喜欢吧,至少可以参考。对于即将站到人生路口的你们,我想说,专业选什么,自然你们决定,不用和父母去争,去去辩,甚至冷眼相对,用你的所学,尽量去说服他们就好。相信天下父母,在人生路上摸爬滚打以后,多多少少有一些你所不具备的视角和眼光及经验。若可以,尽量听一听,评一评,有道理,采纳;过于从众或者违背你的爱好兴趣,还是坚持你的选择吧,这样,你不会后悔,也不会抱怨爸妈,未来的人生毕竟是你自己的,父母仅仅从旁协助,以后,随着你羽翼渐丰,怕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不多了。

另外,我还想说,专业,先选择专业,自己喜欢的,然后大学,然后城市。当然,还会有更多人帮你出主意,提建议,你要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别人都是协助。最后,我祝你们心想事成,前途似锦!

第2个回答  2022-06-03

我的大学专业是家长帮我选的。

因为,我不太会选择,所以再选专业的时候,我就全权托付给了我妈妈。

她在我呼呼大睡时,彻夜未眠,难以入睡。每天晚上睡觉前,她在找相关资料,每天早起后,看见她还坐在电脑旁。其实,我有点心疼,但是,我无能为力,因为我实在不会选择。

我就告诉了我妈妈我想学医,其实,我学医是因为她在无意中说过:“我们家族貌似没有医生,有人生病都不方便。”

霍兰德认为,人的兴趣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职业环境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人与职业环境的类型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所以他综合职业兴趣的研究成果提炼出理论,编制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也有研究者让特定的人群回答大量的项目,依据回答结果选出有差异的项目组成问卷,来编制出兴趣测试,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职业方向。

我没有什么大爱精神,我只是想在我妈妈体弱多病的时候,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让我可以帮得上忙,而不是看着她老去,病逝却束手无策。

这样的我说不上爱国敬业,但是我挺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这样的我,是理想中的自己。

第3个回答  2022-06-03

我可以说是分数决定了我最后读的专业。

我大学的专业是英语翻译,因为我是农村户口,当时可以报高校专项,即用比统招线更低的分去更好的大学。但是这个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报的,而是高校专项里面有哪些学校才能报哪些学校,并且专业也是有限制的。我当时报了西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专业也只有一两个选择,最后陕西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把我录上了。

大学专业怎么选,其实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高中生刚毕业,这个时候自己也比较迷茫,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什么专业适合自己、什么专业比较好…这些问题,自己都不太清楚。而家长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读一个好找工作,未来发展稳定,前景好的专业。而实际上家长们眼里的好专业就那几个,即老师、医生、法律这些方面的。

等真正进入大学,极有可能发现不管是自己当初想的,还是家长们所以为的,都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比如有些专业并没有那么差,有些专业也没有那么好。那到底要怎么选专业呢?基于我目前的认知,有以下想法和建议:

1.多多地了解不同专业。不要只盯着最常见的那几个专业看,比如我作为文科生 高中毕业那会好像就知道个英语专业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有意思、有用的专业很少很多的。在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多看看不同的专业,去网上搜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会学什么内容,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拓宽自己的选择面。

2.想办法问不同专业的学长学姐。在了解了不同的专业之后,再想办法去问一下对应专业的学长学姐。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亲身体会,从他们身上获得的信息更真实有用。

3.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特质,想一想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我认为不必多说,选大学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轨迹。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4.可以的话尽量去更高层次的学校。作为过来人,我感觉大学很多时候学的东西是比较皮毛的,学完了出来也有很多人做非本专业的工作的。反而找工作的时候,人家更关注你所在学校的层次,一本还是二本,双非还是985或者211。如果你没有特别特别想去的专业,就按照自己的分数尽可能去好的学校。

第4个回答  2022-06-03

我就是一名大一学生,我的高考成绩不算好,过了二本线六十多分,很多感兴趣的专业无法报。家里面希望我从事医学方面,当然,是像医学检验,照B超那样的。

但是我自己其实并不太喜欢医学,但是我的分数实在难以选择。再机缘巧合下我一本补录到现在的学校,专业是挺不错的专业。

只是学业压力不小,我也不后悔没有听父母的,我觉得我对于现在的状态比较满意。 毕竟读书的是孩子,拼搏未来的也是孩子。大人对高考志愿进行干预目的无疑是希望孩子有个好工作。但是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以后得事谁能说的准呐?

更何况孩子的兴趣更重要,兴趣影响对学业的积极性,孩子学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许会在专业领域突破自己成为佼佼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因为自己本身很优秀,又何以担心找不到工作呐。

所以我觉得家长可适当提建议,切忌和孩子来硬的,强迫孩子。否则也许会适得其反,人只活一次为什么不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呐?

我们只需记得 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