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专业是你自己选的,还是家长帮你选的?

高考即将来临,考什么大学,上什么专业,是不少高中学生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总有学生因为自己的兴趣与家长的期望不同,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上与家长产生矛盾。

第1个回答  2022-06-03
这是个从古至今都存在的问题,家长帮自己的孩子选,有家长对的理由,而学生自己选也有自己的理由。
家长帮自己的孩子选的理由是: 可以稳健的帮自己的孩子规避掉风险,甚至是弯路,家长们会觉得孩子还小,考虑得不够全面,作为父母的,首先想要他是安全的,其次是他们觉得能够好找工作的。
我的大学专业是自己选的,理由是: 很简单,我们家是放养的╮(╯▽╰)╭,从小独立,什么都要自己考虑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够做什么,然后前前后翻了报考手册,把自己分数能上的专业前前后后都研究了一遍,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专业,然后再去对比学校,看师资看学校的实力,然后再看专业的就业趋势,和目前的岗位招聘信息等等,综合去考虑,选完就等录取通知书,然后就去上学了╮( ̄▽ ̄"")╭。
我还是支持大学的专业是要自己选的,理由是: 十八岁是标志着成年,但成年独立的体现则是在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上,因为未来的路是自己走的,在更多的未来,需要我们自己做选择的时候,会越来越多,越早让自己形成独立的能力,从选自己的专业开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选什么样的专业就意味着以后想走什么样的路。如果父母想帮自己选专业,那就要想清楚,父母选的专业你喜欢吗,你愿意花时间在上面吗,喜欢要做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吗等等。
当然很多大学生出来并不是做着与原来专业相关的工作,都转行了。这个往往是他们的跨界能力非常好,学习能力很好。很多学生在读大学时,进修了不同专业的课程,也有进修第二专业的,所以,在大学里一切皆有可能创造奇迹!
第2个回答  2022-06-03

大学专业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的。

选的文科专业,比较适合自己。

第3个回答  2022-06-03
现在高中生毕业后都要选专业,再到大学进修,这里会有很多问题。
就高中生而言,很多事情都没经历过,也没想清楚,极少数的人知道怎么选。
即便很多人已经成年,但仍不知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很大程度会成为一生的职业,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是为一辈子埋坑。
所以,很多人就会根据就业前景来选,工作嘛,赚钱嘛,这是很多人基于此的想法。什么专业最香,就选什么专业。殊不知这个最香是基于过去推断的,未来不一定还存在。本来大学教的东西就落后于社会企业的实践,再加上一些不可知因素,这种选择是没有远见的。很多人就说了,要是我有远见,还会混成现在这样?确实,很多大佬也是干的过程中才发现未来的,我们也只能看到成功案例,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也有听专业人士分析的,甚至听父母的,不知道那些专业人士是根据什么选的。我记得曾经我也被带到一位所谓的高人面前,他甚至没问我会什么,喜欢什么,就说选某某专业,让我佩服不已。
遵从父母的意愿,也是很多人被迫或无奈的选择。可能家族从商,希望子女也走这条路,家族从政,读个政法大学啥的。这种例子我只在电视剧里看过,还没在现实中遇到。
为什么要分专业?
很多学生在年轻的时候,理所当然的认为专业一直存在,反正从他们出生是存在的。况且古语有云:术业有专攻!无可厚非,历史上确实是最近几百年才出现的专业,有了科学之后,人们发现各个学科有明显的界限,那么为了更深入的探索,分一下类吧。分类是人类认识复杂事物的常用方式,可以说已经深入基因。为什么要分类,是因为我们的无法把一个事物看成一类,如果希望谈到人时,却只有动物这个分类,那你就和狗是等同的了,你肯定不乐意了。所以,分类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方法,让我们提到一个东西时,都能明确的产生同样的印象。当然,这个是表象还是具象,人又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就是哲学上争论不休的了,不再展开,绝对能把人绕晕。
简单来说,随着知识量不断增加,人们被迫分了专业来认识世界。历史上也有堪称全才的人,比如达芬奇,但没有一个人能掌握所有知识,没有一个----人。计算机也许可以啊,这又涉及AI真的知道苹果是苹果吗的问题了。
对国家而言,如果国家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各个专业的人才,那就不应该全由学生来决定。而要有经验丰富的伯乐(专业老师)来发现人才。这样看来,国家是基于“人各有优势”的心智模型。
所以,大学第一年应该是专业优势发现。不过很多人不乐意了,我600分和你500分进了同一家大学,我们本来就有差距,不可能一概而论。要不,咱们把一种专业分个高中低等级。哈哈,随便提。显然,这种方式基于了一个假设:所有学生都均匀分布在各个专业,不对,应该是均匀分布在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比例上,毕竟每个专业需要的人不一样。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就是在这个时期急需人才罢了,等人才溢出后,还会有下一个热门。而且,老师的比例也必须匹配,这也就是现在学校只能开设某些专业的原因,抱歉,我们没有那个专业的老师。呵呵。
不过,我国人口众多,即便是随机分配,也能从统计学意义上得到很多优秀人才,基于这点,我更倾向于人的心智是“成长型”,也就是,只要给你足够的时间,你都可以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每个人都是全才。
可惜,时间有限,现在诱惑有这么多,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更何况短短4年。
我当然也不知道怎么选专业,所以不能给出意见,只说说我当年是怎么选的。
我选择未知的专业,你对哪个专业最好奇,就选它。选它的原因是:抱歉,我不知道它是干啥的,所以去看看。人生就是这么有趣,反正也就几十年,大多数人都浑浑噩噩过去了,为何我不成为一股清流。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成为我众多败笔的一次幸运,至今不后悔。
第4个回答  2022-06-03
高考填志愿一直都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大事,能进心仪的学校就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固然是好,但万一事与愿违只能在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之间二选一,又该如何做出抉择呢?
今天小汇就来带大家好好讲讲~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分数高,可以重本及以上大学,对专业没有特殊要求,那就学校优先;如果你的分数不是那么高,只能上二本学校甚至三本学校的话,那就专业优先。至于学校优先和专业优先的各自的优缺点分析,还请往下看~以学校优先(一)好学校的
好处好处一、名校光环 让你赢得尊敬自信社会尊荣感,名校有很多光环,当你出去自报家门的时候,报出自己母校名字的时候,母校的名字首先就会给你界定一个身份。不管这身份最后是否值价。名校往往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否则多多少少会有点失落。名校光环,可以获得比其他人略多些的机遇,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和尊重,会给人带来另一种正向的心理价值,那就是自信和责任感。那自信是你在上学之初,被北大录取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我是在激烈竞争中被选择的”,这种被选择的自我认定,会使你更有自信心。
好处二、就业优势 更多成功机会虽然有些名校也有不成气候的学生,但是这个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核心岗位还是名校生远多于普通大学学生,这也就有在就业的时候,招聘单位倾向于招名校学生,从招聘成本的角度也可以理解,招聘都是大规模性的,如果一个岗位名校生都无法胜任,那么普通大学学生能够胜任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即使你是二流学校的“真金子”,招聘单位也没有精力去把你一个人挖掘出来。
好处三、丰富的高校资源 助你增长见识毋庸置疑,名校的硬件设施、软件条件很多是国家重点支持、慈善人士或校友捐赠,好学校硬件设施不成问题,图书馆图书藏量惊人,而且随时更新,专业学习的实验设备也一应俱全。从教学楼到图书馆、科研室、研究所这些无疑是一些普通院校望尘莫及的。高额的科研项目基金、科研成果丰硕这些成就终究会带领老师和学生在名校的基础上、在前人的基础上登上更高的阶梯,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名校会带给你更宽广的见识。名校通常有长久的历史,广泛的世界联系,世界上各种政商名流,文化巨匠,有很多机会会被邀请到名校参加活动,发表演讲。你可以亲眼目睹名流风采,亲耳聆听名家演讲,在北大,你可以看到克林顿,普京,李敖,李嘉诚、比尔盖茨、连战等诸多通常只能在电视、杂志和报纸上看到的人物,听见他们的演讲。这些现场演讲的文字你的确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看见,但是现场的气氛,场景,质感,是文字报道所无法给予的。
好处四、雄厚的人脉资源

名校生的社会影响半径更大,得到其他校友提拔与帮助的机会更多,因此名校往往有更强的社会圈子,可以借助于社会圈子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人一生中,有不少机会,来自你的人脉资源。名校能够给你奠定的人脉资源一定会比普通学校强。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名校校友很大一部分会在官场、商场掌握核心资源。在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样的名校,所产生的总统、银行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要远远多于一般大学。虽然你不能直接因为这些得到好处,但是你在这个网络中,你的生活和事业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好处五、更好的奖学助学机会

名校不乏成功校友,名校出身成功的机会更大。在名校有更多的个人设立的奖学金、助学机会、创业基金。当然也不排除有成功人士要依靠名校的光环赢得更高的社会知名度,主动为名校提供奖学金以及就业实习的机会。另外,名校社团活动更容易得到赞助,很多商家主动要求冠名名校的某个活动,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就要去跑外联自己搞定了。

(二)学校优先的缺点:专业可能不对口

如果一心想读重点大学,而自己的分数又不是很有竞争力,可能只能选读重点大学的偏冷门专业。如果这些冷门专业是自己兴趣所在,那还可以;如若这些冷门专业是自己不感兴趣的,那么大学四年过得也许就很痛苦了,而且转专业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学双学位,社会上对双学位还不是同第一学位同等对待的,到时候毕业,冷门专业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第5个回答  2022-06-03
大学的专业当然是自己来选择的,因为自己最清楚自己想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家长的意见只是一种参考,而且家长的选择也不符合自己的意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