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为何会出现分水岭现象?

如题所述

爸爸妈妈回忆一下自己的小学阶段,就很容易发现,一二年级在班里名列前茅的那些孩子,到三年级会发生很明显得变动。一些孩子会继续保持,另一些孩子则成绩下滑,退出班级成绩的第一梯队。所以,遇到三年级孩子成绩突然下滑,爸爸妈妈也不用特别奇怪,因为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小学三年级可以说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第一个分水岭,一二年级,大部分孩子都很好,三四年级,一部分孩子稳定保持,一部分孩子成绩下滑,另一部分孩子成绩下滑严重,到五六年级成绩继续两极分化,开始出现典型的尖子生和成绩很差的学生。

这有点像跑马拉松,从起跑线出发时,大家都跑在一起,慢慢的选手间的距离就会拉开,从一大群人跑在一起,拉成一个长长的队伍,路程越往后,队伍越长,最后第一名选手和最后一名之间,可能会有好多公里的距离。

当然,同样的分水岭,在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会出现几次,除了三年级,五年级左右会再现一次,大概初中二年级会出现一次,高中二年级会再出现一次。对于一个把好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到高三的那些孩子来说,等到高考时,站在他身边的,已经完全不是小学、初中排在他前后的那些同学。

三年级现象,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那么,为什么三年级现象很普遍呢?归根到底,还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

到了三年级,学习内容会增加,学习难度也会增加,考试题会有更多变化,不再是"闭着眼睛都能答"了,这时候,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

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继续保持好成绩,学习能力不足的,成绩就会明显地下滑。这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差了,而是他之前就存在的学习能力问题,现在显现出来了。简单说,三年级现象,或者叫三年级效应,凸显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综合实力

心理理学者将学习能力概括为,"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运算能力、听觉知觉能力、视觉知觉能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独立性、灵活度、反思能力等等。同时,还包括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一个人有效甚至高效学习。

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真正培养出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有的父母,看不到学习能力的差异,会把孩子学习成绩的下滑归结为孩子学习不用功、不努力,学习态度不好,所以采取的策略是,孩子学习成绩越有问题,对孩子的督促越严厉,有的甚至会打骂孩子。这都不是好办法,态度再好,也解决不了能力问题。

四大支柱,帮孩子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种综合素质,爸爸妈妈要从哪里入手呢?

我们的体会是,学习能力有四大支柱,第一是阅读力,第二是作业力,第三是认真力,第四是专注力,它们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提供稳固的支撑。拥有这四个支柱的孩子,不用爸妈盯着,成绩也错不了;缺乏这四个支柱,或者其中某一两个很薄弱的孩子,要提升学习成绩,恐怕会非常困难。所以爸爸妈妈帮孩子应对三年级效应,可以从这四个方向着手。

1、阅读力

爱阅读的孩子更专注,这能帮助他在课堂上也投入同样多的专注;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更容易对课堂上的知识举一反三;爱阅读的孩子会思考,更容易在学习中发现课堂知识的有趣之处;爱阅读的孩子综合归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会更强,更容易吸纳课堂知识;爱阅读的孩子会主动学习,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主动学习的活动。

所以,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没有阅读习惯、仅凭课堂学习和上课外班的孩子,学习上的实力,会弱很多。

2、作业力

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了,对呀对呀,所以我每天都盯着孩子写作业,没有累死,也快给气死了。

爸爸妈妈盯着写作业,盯不出孩子的学习能力,真正构成孩子学习能力四大支柱之一的,是他不需要父母陪伴,把作业当成自己的任务,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爸妈不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可以获得下面五种重要的能力,每一个,都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安排任务的能力

管理时间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信力

3、认真力

认真,就是用严肃的态度做事,不马马虎虎。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具有很鲜明的认真素质,而孩子学习成绩很难提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对待学习的认真程度不足。

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

鼓励孩子做事的过程与态度,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培养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培养孩子按部就班走好每一小步;

给孩子充足时间,帮助他培养耐心与耐力;

给孩子示范"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

为孩子示范认真的日常状态;

爸爸妈妈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培养,真的把孩子的"认真力"提升起来,孩子的学习能力,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4、专注力

专注与认真相关,但是不完全相同,认真是严肃地做事,专注则是全神贯注地做事。孩子老师说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边做作业边玩怎么办、不能专心阅读,都是专注程度不够好。

孩子的专注程度不足,有几个原因:

爸爸妈妈把"不专注"标签化;

爸爸妈妈从小鼓励孩子"一心二用";

活动过于密集,不给孩子留专注投入的时间;

需要孩子"专注"的事情太多;

以陪伴为名的打扰;

专注源于兴趣,但一些爸爸妈妈常常不考虑孩子的兴趣;

上太多课外班,影响孩子课堂专注;

父母的不专注示范;

在和数百位爸爸妈妈讨论孩子专注力不足的问题之后,导致孩子不专注的这八大原因,你不妨一一对照一下,相信消除这些原因之后,让孩子变得专注起来,并不是难题。

张博士从业多年以来,具体事件具体看待,对于心灵疗愈自有一套经历经验,对于儿童心理,情感困扰也是自成一套,帮助近万例的家庭和男女成功收获幸福。如果您有困扰,可以加我(yixintang52199),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方法来及时调整,不要自己钻牛角尖被困住走不出来让情绪毁掉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8

为什么说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成绩的分水岭

不少家长在孩子经历三年级时,会发现一个现象:孩子在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可是进入三、四年级之后,成绩却大幅下降;同样,也有一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在一、二年级时成绩普普通通,甚至一次双百分都没拿过,可是进入中、高年级以后,成绩却突飞猛进、有如神助。

这样的现象也并非个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呢?

其实,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所学的知识是小学学习中最少、最浅显、分量最轻的,甚至会认为到了中、高年级再抓也不迟。一二年级所学习的内容确实相对容易,每次考试也有很多同学能够拿到双百分,但是如果家长不注意孩子的一些学习细节,则有可能会导致进入高年级后成绩下滑的问题。

在一、二年级时的成绩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当然如果优异的成绩是建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那么在三、四年级掉队的可能性不大。说其具有欺骗性,是因为在一、二年级时老师都是“慢镜头”式教学,很多基础的知识都会反反复复地讲解,即使上课偶尔开开小差,也不大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但是到了高年级,所学习的知识量也会增加,老师会在斟酌全班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不再像一、二年级时那样“磨洋工”。这时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就很容易因为上课时的分心而造成所学习的内容掌握不牢,长此以往也就会导致成绩下滑。而当明显见到成绩下滑时,可能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三年级开始,语文学科由对词句的学习扩展到对篇章的学习,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题,难度都会增加,而且课外阅读量比一、二年级大了许多倍,不喜欢阅读或没掌握阅读方法的学生则会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也就会对语文学科越来越畏惧。

在数学的学习上,三年级考试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这时孩子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就会体现出来,勤思好问的学生与不爱开动脑筋的学生分差将进一步拉大。

英语在一、二年级可能不是重点,所安排的课时也不会太多。但是如果一、二年级没认真学习的同学,在进入三年级后就需要非常认真了,因为英语不仅是升学拿分的关键,同时也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乃至生活中。

那么,怎么补救呢?首先要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其次家长的关心与陪伴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长在孩子上一、二年级时辅导热情很高,但是到了三、四年级对孩子的辅导热情就明显下降,甚至只是问问孩子:“作业完成了吗?”以至于有的孩子会认为只要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而不管作业完成的质量。

如果家长不及时加以督导,那么孩子在尝到作业“偷工减料”的甜头后,如果继续用这一方法,且屡试不爽,那么之后的学习终将尝到苦果。所以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无论是做作业的正确率,还是书写字迹,都要严格把关。

同时,家长需注意培养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果有必要,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与孩子读同一本书,让孩子和书成为好朋友;数学方面一定要不懂就要问,能养成整理错题本的习惯则更好。

好习惯需要培养,更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表现在学习上,则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三年级是每位小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坎,跨过去了也不能大意,即使遭遇暂时的困难亦不可气馁,多与孩子沟通,与老师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找回学习的自信,这样进入高年级后才能学得轻松一点。

第2个回答  2020-05-07

为什么,小学3年级是孩子教育的分水岭,知道了非常重要

第3个回答  2023-08-30
三年级就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英语早学早坚持才是硬道理。
今天小畅和大家说说小学要给孩子培养的三个学习习惯~
一、 要事先完成
孩子放学到家这段时间,大脑、身体都已经有了充分的放松,回到家时思维活跃比较积极,完成作业,孩子效率更高,会有成就感。
二、培养孩子进取心
记录下孩子生活、学习的成长历程,让孩子看到改变带来的益处才能激励孩子进步。不能让孩子顺其自然,更不能随波逐流。
三、提高专注水平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定时定量;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营造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拿走和学习无关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