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麋鹿》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中蕴含的科普知识与科学精神常常成为教学目光关注的焦点,而被忽略的往往是“语文”。读教材、找资料、想教法,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思考:作为一篇语文教材,《麋鹿》的语言训练点在哪里?

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列出如下“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3.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显然,前两条教学要求是属于“语文”的,而第3条教学要求在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均可实现。因此,它是语文的“副产品”。我一直非常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领进“语言的家园”,而“人文性”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融合在“语言训练”的实践之中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的理解、积累、表达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而找准语言训练的点就成了学程预设的重要环节。

训练点之一:“咬文嚼字”。

字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学习字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本课生字表中所列生字11个,其中一类字6个,二类字5个。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像“哺、匿、爵、墅”等字的读音和“涉、沛”等字的写法均须留心。文中还有“悄无声息”、“坐骑”等词语中的“悄”易误读为“静悄悄”的“悄”,“骑”误读为“ji”,均须留意。另外像“销声匿迹”、“惨遭厄运”、“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等词语的意思都应该了然于胸。这些基础性的语言学习的目标一般都是学生在预习阶段独立完成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腾出一定时间进行检测,对掌握得不够好的学生就要进行“补课”,对共性的问题就要着力纠正。

学习词语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本课作为科普说明文,遣词造句恰如其分,许多词语的运用值得细细揣摩。如课后习题2中的“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就不能混淆。在体会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时可以联系生活。如“放养与饲养”的区别,学生只要知道规模养鸡与小家小户养鸡方式的不同,就不难理解“放养”是“让动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而“饲养”是“人工喂养”。体会到词语的细微差别后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陆续”与“相继”,学生能准确地运用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从而增强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与表达水平。

训练点之二:“出口成章”。

翻到课本第100页,看到课后习题3:“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已经了解了麋鹿的哪些知识,然后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这是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友情提醒。反思语文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哑巴语文”与“断肢语文”的尴尬,都表明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奇怪的是,权威的教参中居然把这样的目标遗漏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说”的忽略,主要还是与教学评价机制有关。其实,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说”的机会,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即使从功利的角度看,“说”对于“写”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能说会道的学生一般来说写作能力也较强,这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出口成章”的学生,毕竟太少了。

如何训练学生“出口成章”的能力?首先对课文内容必须“心如明镜”。对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等甚至都要达到“了如指掌”的地步。只有脑子里拎得清,才能嘴巴里说得清。说的训练的本质也是思维的训练。而“知识”就成了语言训练的材料。其次要依据教材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内化课文的语言,而朗读本身也是重要的基础性的目标。如果读书结结巴巴,讲述时做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是不可想象的。再次要善于创设“当讲解员”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设情境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说”是一种内心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要特别注意保证全体学生参与的时空。个别学生“独唱”,其余学生“旁观”,这样的训练效果可想而知。最后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指导。依据提纲、展开想象、变换角色、适度创造,方法不拘一格,贵在有效,目标是全体学生的“流畅表达”。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备“出口成章”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是多么的出色啊!

训练点之三:“说明方法”。

百度搜索结果: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1.摹状貌。“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寥寥数语,勾勒出麋鹿的形象,让读者对麋鹿的外形特征留下清晰而具体的印象。

2.下定义。“麋鹿是鹿的一种。”“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简明的语言揭示了麋鹿的本质特征。

3.列数据。“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数据的运用极为准确,给读者以清晰的感受。

4.分类别。对雄麋鹿与雌麋鹿的分类介绍,让人清楚地了解两者的异同。

5.作比较。“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通过比较,麋鹿外形的独特之处就更为鲜明。

6.引资料。课文中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作者就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文章的内容就显得更加充实具体,读者也强烈地感受到麋鹿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显而易见,课文中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极为灵活,取得融会贯通的效果。

让学生领悟并掌握“说明方法”的训练如何落实?教参中对“麋鹿的生活习性”一段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额的地方多读几遍,明白作者是怎样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写麋鹿独特的生活习性的。”这句话是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1.说明方法的领悟的基础是“多读”。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说明方法”的指导显然是不可行的。换句话说“说明方法”的领悟是融合在阅读的过程之中的,教师可以作些点拨与引导,但重要的是学生的“自读自悟”。2.学生对“说明方法”的领悟与掌握不求“精细”,只求“大概”。上文分析的许多“名词术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显然没有必要“照单全收”,他们只要知道“列数字”、“作比较”之类就足够了。就如“说明”这样的词汇,也完全可以不在课堂上出现。

对“说明方法”的训练,是否仅此而已?翻阅教材与教参,我又注意到教材中“习作五”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参“相关提示”中的“实践活动”,顿时豁然开朗:习作训练与语文综合学习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在“我了解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主题活动或在“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的习作活动中,搜集整理资料、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行语言实践,生活与阅读中的积累就有了运用与创造的机会。而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的“说明方法”也就融合其中。这样“课内”与“课外”互相渗透,“阅读”与“习作”互为补充,“语文”与“生活”相互融合,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升。这就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归宿!

这样的思考是否恰当?暂时不得而知。也许语文教学的实践会给我们答案。也很希望得到版主、网友的指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1
简洁明了、朴实清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