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让你落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0-09
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18-10-25
在回答主题之前,我先说看过的一部影片——《心灵捕手》,这部剧讲的是一个天才威尔(男主角)堕落被拯救的故事。威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清洁工,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数学教授蓝博发现了他的数学天才,无奈威尔年少时曾受过内心的伤害,性格叛逆,不愿意接受蓝博的推荐进入数学界发展;蓝博找到了学生时代的好友桑恩(心理学家),最后在蓝博,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帮助下,打开了心灵,解开了内心的心结,找回了自己和爱情。这部电影看到最后,真的是给我心灵上的震撼,同时让我想起经济学家纳什的故事。知道博弈论的应该都清楚纳什均衡理论,没错,就是让我感动的这个经济学家纳什发现的。纳什小时候是个内向孤僻的孩子,但生活的家庭充满温情。在童年时代,纳什并没有展现出天才的本色,但有着聪明好学的性格,母亲发现了这一点后,对他的教育格外关心,并在他上幼儿园前对他进行教育,父亲发现他对技术和科学很感兴趣,引导他读了许多科普书籍。纳什上了小学后,有社交障碍,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又特立独行,这几点引起了教师的吐槽。小学里,纳什解答数学题时,跟常规不一样,错误率也很高,常遭到老师的指责,老师认为这个学生的智力比平常孩子低。但纳什的母亲却认为不是这样的,她对纳什充满着信心。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纳什具有很高的数学天才,高中时老师会一黑板推导出来的结果纳什仅用几个步骤推了出来,父母看到他的天才后推荐他在一所学院里学习数学,后来因为各种情况,他的数学天才显露出来,被多所大学邀请,他选择了离家近的一所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待的几年,慢慢沉淀,直到22岁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纳什理论,随后纳什理论被运用到各个学科,他本人也因为在经济学里的应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纳什是一个社交障碍者,性格孤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独来独往,这一点让当时他的同事和许多同学接受不了,尤其结婚后,他基本上不问任何日常琐事,也不社交,但他的妻子很爱他,虽然有段时间离开了他,但在他精神失常后又回到了他的身旁。纳什30岁时,因为幻觉听觉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此时他的儿子刚出生,他的病情治疗复发一再的循环。1960年,人们经常在街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人,而很多人看到他都躲着他。他因为自己的精神状况与许多的科学奖项失之交臂,这也是一个遗憾。幸运的是,普林斯顿是一个天才很多的地方,虽然很多人见到他都躲着,但人们对他也很宽容,同事也会给他找一些简单的工作救济他。这里要重点说的是他的妻子爱丽西娅,在纳什患精神症状的30年间,他的妻子一直陪在他身边,细心耐心的呵护他,上天没有亏待天才,在爱丽西娅的照顾下,纳什的病情逐渐稳定。纳什最具荣誉的两个理论,非合作博弈论和纳什均衡理论。写到这,在我大学时看完纳什的故事后,内心触动很大,天才往往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倘若他身边没有那些对科学家尊重的人,没有精心照顾他的妻子,可能他的病情一辈子都好不了。美国根据他的故事拍了《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我没看过,但听说很不错。开篇说的《心灵捕手》跟他的故事牵连不大,但每次看这部电影时不自觉想起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纳什。
第3个回答  2018-10-09
迈克尔·法拉第,于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待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第4个回答  2018-10-09
耳(James Prescort Joule,1818~1889)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1818年12月24日生于曼彻斯特附近的索尔福德。父亲是个富有的啤酒厂厂主。焦耳从小就跟父亲参加酿酒劳动,学习酿酒技术,没上过正规学校。16岁时和兄弟一起在著名化学家道尔顿门下学习,然而由于老师有病,学习时间并不长,但是道尔顿对他的影响极大,使他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1838年他拿出一间住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研究。他经常利用酿酒后的业余时间,亲手设计制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靠自学成为物理学家的。 焦耳是从磁效应和电动机效率的测定开始实验研究的。他曾以为电磁铁将会成为机械功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很快他发现蒸汽机的效率要比刚发明不久的电动机效率高得多。正是这些实验探索导致了他对热功转换的定量研究。 从1840年起,焦耳开始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写成了《论伏打电所生的热》、《电解时在金属导体和电池组中放出的热》等论文,指出:导体中一定时间内所生成的热量与导体的电流的二次方和电阻之积成正比。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安培和毕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富兰克林曾经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更坚定了他的观点。当时,有些人做过实验,寻求电和磁的联系,结果都失败了。奥斯特分析这些实验后认为:在电流方向上去找效应,看来是不可能的,那么磁效应的作用会不会是横向的?
第5个回答  2018-10-09
瓦特从小身体虚弱,到了入学年龄,仍不能去上学。过了入学年龄好几年,他才到镇上的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不喜欢与小朋友们打闹,只爱独自沉思默想。关于他的童年,曾有过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凝视那跳动的壶盖和冒出的蒸汽,苦思冥想其中的奥秘。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由于瓦特常常会面对他不熟悉、不认识的许多现象长时间地默默观察,崐人因此说他是个“懒孩子”。其实正是这种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后来引导他去努力探索世界的种种奥秘,攀登科学的高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