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睡觉时会有哪些异常?

如题所述

高血糖,被称为“五高”之一。

“五高”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

正常情况下,人体空腹血糖<6.1 mmol/L,一旦超过,则为高血糖。

高血糖≠糖尿病

很多人,查出高血糖,就十分害怕,认为自己得了糖尿病。

其实,高血糖,和糖尿病,是有着密切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去因素,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

糖尿病,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单纯血糖增高的基础上,需要重复测定,或有明显的症状,才能诊断。

所以,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需要进一步判断,切莫自己吓自己。

有人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因此,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糖,避免血糖升高,减少糖尿病,尤为重要。

血糖高的人,睡觉时会有3个异常,若没有,说明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1、容易饿

一般来说,血糖高的人,即使晚上吃了饭,在睡觉的时候,也很容易感到饥饿。

并且,在饥饿的同时,还会伴有身体虚弱,精神状态差,多半与自身血糖代谢异常有关,若持续时间长,要及时检查。

2、皮肤瘙痒

如果,在睡觉时,出现皮肤瘙痒难耐的情况,在排除皮肤疾病时,需警惕血糖高了。

身体的糖分无法被及时代谢,就会刺激皮肤发痒,因此,无缘无故皮肤瘙痒,需要警惕血糖是否升高了。

3、起夜频繁

血糖升高,会导致口渴烦躁,尤其在睡前异常口渴,若大量喝水,就会造成频繁起夜而影响睡眠。

所以,经常口渴,起夜频繁,需要警惕血糖升高了。

血糖与睡眠的关系

1、睡眠不足,血糖易升高

长期睡眠不足,可引发生理改变,促使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

2、睡太多,增加糖尿病风险

肥胖、超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诱发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而导致肥胖、超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期睡眠时间不规律。

睡眠不足6个小时或超过8个小时,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上升。

因此,除了睡眠不足,睡眠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这四类人,血糖易超标,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类:吃得“太好”的人

餐桌上总少不了荤菜,摄入过多反而会升高血糖。

此外,吃的太好,过于精细,也会增加肥胖风险,进而不利于控制血糖。

所以,饮食要注意,吃得“杂”一点,“粗”一点。

第二类:肥胖的人

肥胖,不仅会使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变得不敏感,还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

研究上也证明了这点,肥胖跟二型糖尿病有很密切的关系。

第三类:血脂高的人

临床发现,大多数糖尿病者,对脂肪的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弱。

血脂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去影响血糖水平,甚至是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血脂高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预防自己的血糖,切莫忽视。

第四类:尿酸高的人

研究发现,血液尿酸每增高 60 μmol/ L,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18%。

因为尿酸升高,会降低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发挥,进而导致血糖上升。

因此,查出尿酸高的人,还要注意血糖的变化,切莫忽视。

稳定血糖,做好这几点:

1、常喝代茶饮

饮茶,是延年益寿的好习惯。

经常喝一点代茶饮,对于稳定血糖,减少并发症,十分有益。

蒲公英、桑叶等,是不错的选择。

2、减少久坐

生活中,久坐是伤身的坏习惯。

数据显示,久坐时间每额外增加1小时,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便会增加22%。

久坐不动的人,其胰岛负担会加重,必然使得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

想要控制好血糖值,要减少久坐的习惯,多起身走动走动,平时也要坚持适量的户外运动。

3、三餐规律

三餐规律,定时吃饭,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

吃早餐是控制血糖很好的方法,早餐可选全谷类面包、酸奶、低脂奶酪等。

若不吃早餐易引发低血糖,还会导致中午饭吃得过多,不利血糖控制,同时容易导致肥胖。

一项调查中,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也就是说,经常吃快餐的人,容易肥胖,同样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4、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预防、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指南建议,遵循“1357”原则:

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运动强度,脉搏应控制在:(170-年龄),这样运动则为有效且安全的。

血糖高的人运动,以走路为宜,最好是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5
身体保持健康各项指标稳定,不会因为某个指标超标而影响着身体健康。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良习惯影响或者遗传因素干扰而让血糖升高,甚至发展成了糖尿病。不断血糖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发病期间有多种并发症出现。因此,要掌握控制血糖的技巧,还要及时察觉血糖高的信号,才能积极应对让血糖恢复正常。
1、口腔干燥

血糖高身体会发出信号,如果经常在睡觉的过程中口腔干燥感明显,口干舌燥现象一直没有改善,还需引起重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血糖过高。因为血液中糖类物质含量多,在高血糖环境中口腔粘膜受到刺激,通常会出现口腔的干燥感,患者需要经常补充水分来缓解,饮水量增多之后尿液的排泄量也会变多。经常在睡觉过程中有这种感觉,但是明明饮水量已经充足了,很可能就是血糖过高。

2、皮肤瘙痒

很多人在睡觉的过程中身体多个部位皮肤发痒,这种情况除了警惕皮肤疾病,还要了解血糖的变化。因为部分人血糖高让皮肤受到刺激才会感觉到瘙痒,而这种皮肤发痒的感觉不会出现皮肤起红疹或者其他皮肤特殊变化,只是血液循环的过程中皮肤受到刺激,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降低皮肤受到的影响,否则不只是皮肤发痒,还会让皮肤抵抗力变得薄弱,出现皮肤感染的可能性大。

3、夜尿增多

部分人在睡觉的过程中感觉到尿意明显,一个晚上下来起身上厕所的次数过多,除了降低睡眠质量还会让身体在高血糖环境中受到损伤,长时间有这种表现,加上口腔干燥感明显,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带来影响,口腔干燥的情况下补充更多的水分,尿液排泄量会变多。

4、经常饥饿

经常在睡觉的过程中感觉到饥饿明显,明明正确吃了晚餐,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提供,但是依然感觉到饥饿,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容易饥饿不只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晚餐没有获取足够营养物质,还可能是糖尿病在发展。

血糖高的人获取食物之后里面的糖类物质无法被人体消耗利用,加上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食物的消化速度就加快,在发病期间患者容易明显饥饿,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控制血糖。
第2个回答  2021-12-05
1、口腔干燥:
血糖高身体会发出信号,如果经常在睡觉的过程中口腔干燥感明显,口干舌燥现象一直没有改善,还需引起重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血糖过高。因为血液中糖类物质含量多,在高血糖环境中口腔粘膜受到刺激,通常会出现口腔的干燥感,患者需要经常补充水分来缓解,饮水量增多之后尿液的排泄量也会变多。经常在睡觉过程中有这种感觉,但是明明饮水量已经充足了,很可能就是血糖过高。
2、皮肤瘙痒
:很多人在睡觉的过程中身体多个部位皮肤发痒,这种情况除了警惕皮肤疾病,还要了解血糖的变化。因为部分人血糖高让皮肤受到刺激才会感觉到瘙痒,而这种皮肤发痒的感觉不会出现皮肤起红疹或者其他皮肤特殊变化,只是血液循环的过程中皮肤受到刺激,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降低皮肤受到的影响,否则不只是皮肤发痒,还会让皮肤抵抗力变得薄弱,出现皮肤感染的可能性大。
3、夜尿增多
:部分人在睡觉的过程中感觉到尿意明显,一个晚上下来起身上厕所的次数过多,除了降低睡眠质量还会让身体在高血糖环境中受到损伤,长时间有这种表现,加上口腔干燥感明显,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带来影响,口腔干燥的情况下补充更多的水分,尿液排泄量会变多。
4、经常饥饿
:经常在睡觉的过程中感觉到饥饿明显,明明正确吃了晚餐,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提供,但是依然感觉到饥饿,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容易饥饿不只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晚餐没有获取足够营养物质,还可能是糖尿病在发展。
血糖高的人获取食物之后里面的糖类物质无法被人体消耗利用,加上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食物的消化速度就加快,在发病期间患者容易明显饥饿,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控制血糖。
第3个回答  2022-02-07
  一、饥饿
  血糖高的人,即使晚饭吃得比较晚,睡前也会出现饥饿的现象,并且他们的精神状态也会很差,这与血糖的代谢异常有关。
  当患者体内血糖过高时,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能量,会导致自身精神状态萎靡,体内的血糖无法有效利用,人们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
  二、瘙痒
  血糖高的患者,睡觉前无论是否洗澡,都会出现皮肤瘙痒、干燥的现象!
  这是因为血糖过高时,新陈代谢缓慢,所导致的,如果患者出现类似现象,就必需注意血糖了,避免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三、麻木
  血糖异常升高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整个血液循环的速度和运行情况,一旦身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就会使肢体末梢出现血流不通的现象,从而导致手脚发麻、发冷的情况。
  因此,如果患者睡觉在前后,感到手脚发生麻木的情况,就要多留心了,很可能是血糖升高的信号!
  四、多尿
  高血糖的典型症状就是多尿,这是因为血糖的代谢异常,导致肾小管的重吸收失常,形成渗透性利尿,排尿量增加。
  正常情况下,每人睡前+夜尿的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若患者高于这个值,就要注意自身血糖是否升高了。
  糖尿病本身虽然不致命,但是由此引发的并发症却让人心惊胆战。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血糖高点没什么要紧的,一旦发展到严重程度为时晚矣,而且三高人群的指标控制并不是靠医学就能一蹴而就的,这应该是对生活、对饮食、对健康科学化管理的一种态度和坚持。
第4个回答  2021-12-05
1、半夜口渴:在睡眠过程中,由于机体各器官活动都放缓了速度,所以我们轻易不会有口渴感觉传来。偶然一次的口渴,可能与当天摄入水分过少、重口味饮食、空气过于干燥等因素有关。

但是,如果近期经常在深夜感觉口干、口渴,必须要起床喝水后才能逐渐缓解,这往往是体内血糖超标,形成渗透性利尿、刺激口渴中枢后的结果;

2、夜尿增多:糖尿病口渴、多尿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患者不仅会在深夜感觉口渴,同时白天摄入水分也超过了正常状态,这本身就会加速肾脏运转、尿液生成过多。

同时,当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范围后,就会形成渗透性利尿,这也是小便次数增加的原因,患者整夜小便次数可达到3-5次以上,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3、凌晨饿醒: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过程中,并不会被饥饿唤醒,毕竟晚餐已经补充了能量,足以维持各器官整夜的消耗。

但是,糖尿病患者却不相同,因为患者胰岛功能已经受损、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体内葡萄糖也不能及时转化成能量供给人体消耗,患者多会在凌晨4-5点钟左右醒来,并产生强烈的饥饿感,有出汗乏力、心烦气躁等表现,只有在进食之后才能缓解。

而就算是患者进食,葡萄糖也不能被完全利用,所以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吃得多、身体却迅速消瘦的异常表现;

4、四肢麻木:有将近40%的糖友,在病情不同时期都出现了肢体麻木感,特别是在夜间尤为多见。

如果近期明明没有任何肢体压迫,却经常有肢体麻木、刺痛感,又或者是四肢冰凉、感知能力下降,这都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与血糖升高、神经和末梢血管损伤有关。

如果近期以上四个症状频频出现,很可能是血糖超标的信号。特别是由糖尿病家族史、体型肥胖的人群,一旦有类似表现,及时就医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