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说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认为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在《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中,作者陈海贤提到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用描述性语言描述咨询室里发生的事情。如果一个咨询师说“这个妈妈控制欲很强”或者“这个女儿很听话”,这样的话说出口,他就已经不自觉地把来访者放到了一个很难改变的位置上。训练有素的咨询师只会说:“这个妈妈在咨询室里指着女儿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女儿则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们很容易区分出这两种语言的差异,也往往会到此为止,没有细想这两种语言方式怎样塑造着我们自身。描述你看到的行为,你听到的语言,我们是不做预设的,妈妈到底是怎样的,女儿到底是怎样的,妈妈和女儿的互动方式是什么,这都是可以进一步探索、进一步考察的。而用评价性语言说出口,你说的是你的结论,也就没有了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哪怕有人提出了另外的结论,你也倾向于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

所以,往外延伸,我们还需要理解,语言是会塑造思维的。你明白你的思维控制语言,控制你想说的话。你也知道,这个“控制者”是不称职的,你想表达的,当说出来后,总是表达不清;你想强调的,说着说着,自己都会被绕进去。更不用提各种紧张、焦虑情绪左右着你,让你的语言常常词不达意、啰啰嗦嗦、断断续续。

反过来,我们很少意识到,思维还会被语言塑造。当我们说出“这位妈妈控制欲很强“这句话的时候,是做出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说出口,本身就是对这个判断的强化。你要知道你每多传播一次有关某室友或某同事的坏话,你对他的坏就加深一次,你就更讨厌他一些,哪怕传播的是相同的坏话。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你内心的想法是:他要不坏不然为什么我要不断和别人说他的坏话呢,肯定不肯是我坏呀。

这里有一个被称之为证实性偏差的概念。做出一个决策后,我们总是过分关注可以证明这个决策正确的信息,而会不自觉地忽略与这个决策无关或相抵触的信息。你刚恋爱的时候,女神怎么都是女神,哪怕是发脾气也是女神,久了之后,发脾气就变成了无理取闹的女神经,也是有证实性偏差作祟:总是为你的结论服务。当然,恋爱太复杂,涉及因素太多,不去讨论。哪怕是日常的一个决策,即便错误百出,你也总能找到可以证明决策完美的信息。

我们说“劝你善良”,我们说“不要轻易下结论”,老话很香,道理大家都懂,你需要了解的是这种心态很重要。心理学上讲暗示,我们的语言就是对我们的暗示,我说你好烦,心理就是会关注你让人烦的一方面,越关注越是难以忍受你的烦。如果换一种语言:“你总是问我同一件事,而我已经和你说过了,这会让我觉得你根本没有认真听我说过,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你换了这种语言方式,先描述事情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听起来感觉更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的暗示,告诉自己是因为这个事情才觉得心里烦躁,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有问题,这样你就跳出了“这个人很烦很难缠”这样的预设结论,自己不会受情绪困扰,和对方的沟通也会更顺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