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犯错是在做难免的,都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摔跟头,再一次次地爬起前长大,面对孩子的犯错,家长着急改正,讲道理说不通,气急了就选择打骂,打过了又后悔。家长在矛盾和困惑,到底应该如何教育,才能改正孩子的错误。
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教育的初心是在于让孩子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以后不再犯错,而不仅仅是用打骂来控制这次的犯错。粗暴地动手去打骂孩子,也显示了一个家长在教育上的低层次。
真正会教育孩子的父母,用这几句话就能轻松搞定教育的难题,这才是教育上的高情商所在。
1、发生什么事情了?
在孩子犯错时,先不要着急去呵斥,问清事情的缘由再决定如何处置。父母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的经过,可以快速明白发生的事情,也能分辨出事情的本质,区分孩子是否真的犯错,这样不仅给了孩子解释的机会,家长也不会因为不听解释而错怪和冤枉他们。
2、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犯错,也别急于说教,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追责也没有多大意义,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以后不在同样的问题上再犯错。这时候父母能做的是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鼓励孩子说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和理解,并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帮助分析,这样孩子也能适当的抒发自己心里的情绪,也会感受到父母的善意,不会失控反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更顺利。
3、你认为这件事的后果会是什么?
让孩子自己去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更容易让他们看清事情的本质,就会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得出的结果,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以后在面对同样可能犯错的地方,就会变得比较乖了。
4、你想要怎么做?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任人物的主次关系区分开了,孩子犯错,主角不再是父母的说教,反而成为了孩子做决定。孩子有了这种自己决定的权利,会极大的刺激他们对事情的认知程度,也深知事情的对错,自己在这样的错误上表明态度,承认错误就会变得甘心和真诚。
5、你希望我怎么做?
当孩子犯错,父母大包大揽地告诉孩子如何解决,他们就会失去判断事情对错的能力,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因为有了父母的包揽而显得他们犯的错不是那么严重。难免下次会继续犯错。高情商的父母往往先不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孩子们告诉大人,希望家长怎么做,给了孩子决断的勇气,也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去解决问题,及时的在孩子犯错的边缘拉一把,也会给他们相应承受错误的能力。有了承受和决断,孩子们就深知错误该如何避免了。
教育孩子像一本哲理书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论贯穿在教育路途上。比起粗暴的打骂,我们更建议做一个高智商的父母,用这样人生三段论去引导孩子认知,只有他们切实的理解事情的实质,人情错误的根源,才能更好的避免犯错,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还是那句话,教育的目的是为让孩子真正的区分对错并不再犯错,而不局限在这一次的认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