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厂净化车间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食品加工厂净化车间标准如下:

1、车间的布局。

任何结构的食品厂净化车间,首要问题就是车间的布局的设计。一般食品厂洁净车间可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般作业区、准清洁区、清洁作业区。设计难点在于其布局既要便于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又要便于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

2、车间的结构。

食品厂车间净化在结构设计上要适合具体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以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也要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进行调整。

3、车间的地面、墙面、顶面及门窗。

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略高于厂区的地面水平,车间地面表面要平坦,不积水,边缘要有斜坡度,以方便排水。车间的地面选用防滑、坚固、不渗水、易清洁、耐腐蚀的材料。

4、供水与排水设施。

车间的排水沟应选用表面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的情况,并形成3%的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食品厂车间净化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用不易生锈的管材,以确保用水安全。供水管路应尽量统一走向。

5、控温设施:

加工易腐易变质产品的车间应具备空调设施,肉类和水产品加工车间的温度在夏季应不超过15℃~18℃,肉制品的腌制间温度应不超过4℃。

建设食品厂净化车间的要求:

1、食品加工厂净化车间的工程施工应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去执行。当改动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公司的确认、签名,并获得施工单位的同意。

2、食品加工厂净化车间的所有隐蔽工程,隐蔽前一定要先经施工单位或工程监理人员的验收及签名确认。

3、洁净生产区应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用房级别要求布局合理。生产流水线布局不可造成来回交叉和不连续。

4、生产区域内互相联系的不同生产车间之间应符合种类和加工工艺的需求,必要时应设有缓冲室等预防交叉污染的举措,其缓冲室总面积不可小于3㎡。

5、生产车间内腾出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面积和场所做为原材料、半成品、待验品和制成品的储存区,并应防范交叉、相混淆和污染源。

6、检测实验室宜单独设置,对其排气和排水应当有正确处理措施。对食品的检验过程有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应设洁净工作台。

7、生产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匹配,车间布局应合理,排水要畅通无阻;环氧地面要具备防滑、坚实、不透水、耐腐蚀的特性,而且还得采用无毒性材料建造,要求地面做到平坦、无积水并保持干净整洁;生产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通的排水、通风处应该安装有防鼠、防虫等配套设施。

8、生产车间内墙面、屋顶或者吊顶天花板使用无毒性、浅色系、防水防潮、防霉、不脱落、便于清洁的材料建造,墙脚、地脚、顶角应具有弧度方便清洁。

9、生产车间窗户有内窗台的,内窗台下斜约45°;生产车间门窗用浅色系、平滑、易清洁、不透水、抗腐蚀的坚固材质制作,要求结构严密结实。

10、生产车间内位于食品生产流水线上边的灯饰照明设施应配有防护罩,工作场所及其检验台的照度适合生产、检验的规定要求,光照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为宜。

11、有温度特殊要求的生产工序和场所应安装使用温度显示装置,生产车间温度按照食品工艺特殊规定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并保持良好通风。

12、生产车间的供电、供气、供水系统应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求。

13、在适当的地点设充足数量的洗手消毒、烘干机等机器设备或者用品,洗手水龙头应是自动感应装置,避免洗手时直接接触到水龙头。

14、根据食品加工的需要,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有鞋、靴和车轮的消毒杀菌设施。

15、应设有与生产车间相互连接的更衣间,不同洁净程度特殊规定的区域应设有单独的更衣间,视需要开设与更衣间相互连接的卫浴间,更衣间、卫浴间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其设施和空间布局不能对生产车间造成潜在性的污染风险。

16、生产车间内的机器设备、设施和工具应用无毒、抗腐蚀、不生锈、易清洗、坚固的原材料制作,其结构易于冲洗和消毒杀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2-2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关注食品的质量问题。前一阵子大家都比较关注预制菜进校园事件,除了销售不透明,还因为没有一个详细的、明确的关于预制菜的规范来确保食品的安全。目前洁净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电半导体、生物医疗、机械等行业,并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食品行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也开始重视洁净用房的建设,而模块化洁净室是很多企业的选择。
首先,模块化洁净室确保食品不受交叉污染。2009年,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此外为了规范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控制,提高食品加工的良率,并确保食品的安全,2011年4月,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标准《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 50687-2011),依据食品生产对除菌、除尘和卫生的要求将洁净室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这四类,相当于ISO 5级、7级、8级、9级,也就是美国209E标准的百级、万级、十万级、百 万级。
同时,食品类的模块化洁净室还通过不同洁净区的划分、室内气流流型、压差等,对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从而保证相互之间不污染。
其次,模块化洁净室适宜的温湿度,保证食品不变质。当具体生产工艺对温湿度如果有特殊的要求时,还是应该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而生产工艺无要求时,一般Ⅰ级、Ⅱ级洁净室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30-65%,Ⅲ级、Ⅳ级洁净室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30-70%。
第三,不同生产工艺适用的模块化洁净室洁净等级有:
非zui终灭菌食品
Ⅱ级背景下的Ⅰ级:易腐或即食生的食品切割;食品的冷却;食品灌装(灌封)、分装、轧盖;灌装前液体或食品的加工、配置;微生物指标检验;
Ⅱ级: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的存放以及出于未完全密闭状态下的转运
Ⅲ级: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的终末清洗、装配或包装、灭菌
Ⅳ级:食品原料的预处理。
zui终灭菌食品
Ⅲ级:食品的灌装(或灌封)、包装;高污染风险食品的配置、加工
Ⅳ级:轧盖或风口;液体的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的终末清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