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是怎样创造的《剑经》?

如题所述

自从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智空来泉州传授少林功夫,逐渐形成南派少林功夫。

至明代,东南沿海受到倭寇的侵害,倭寇的骚扰侵犯,军民奋起抵抗,涌现出很多抗倭好汉、民族英雄。最有名的是“俞龙戚虎”。俞是俞大猷,戚是戚继光。

俞大猷是泉州河市人,传说他的母亲是清源山水流坑人。俞大猷年轻时常常在清源山习武,在一块大石头跳起跳落练胆量。到俞大猷建功立业成名了后,这块大石头人就被称作“练胆石”,俞大猷又亲笔题4个字“君恩山重”在上面,成为后来清源山的一处人文景观。

有一个同安人李良钦,精通“荆楚长剑”,早年浪迹江湖,晚年回来泉州,住在凤凰山少林寺,凤凰山当时也叫东岳山。

他看见俞大猷体格好,手脚灵活,胆子又大,读书识字,人很聪明有志气,就对俞大猷说:“老夫曾得异人传授,通晓少林棍法,你可愿意学,将来报效国家?”

俞大猷很欢喜,马上拜李良钦为师学功夫。一个愿意真心教,一个愿意尽心学,经过勤学苦练,俞大猷终于达到了“剑术天下第一”,跨马而骑,引弓飞矢,百发百中的境界。

有一次,李良钦和俞大猷对练,李良钦叫俞大猷大胆出手,真刀真枪进招,要试他的功夫深浅。

俞大猷起初不敢真实落力,李良钦一面步步紧逼,一下赛过一下猛,一面叫俞大猷放手还击。俞大猷激起勇气,施展出全部所学的少林棍法。毕竟师父年老,徒弟少年,李良钦居然不是俞大猷的对手。

李良钦十分的宽慰,说:“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徒儿的少林棍法已在为师之上,将来必定会成大器!”

后来,俞大猷又吸收教师刘邦协、林琰的棍法,再取山东、河南杨家枪之妙着,使自己的少林棍术无敌于天下。

同时,俞大猷又先后拜王宣及林福、军事家赵本学等人为师,学习《易经》与兵书,皆得三家所长,成为文武双全的将才。

1561年3月,俞大猷自云中南回来,路过河南嵩山,想起恩师所传的少林棍术出自嵩山少林寺,饮水思源,便到少林寺拜候。

在寺内,俞大猷看少林寺武僧练武,特别注意少林棍僧的棍术,发现和师父李良钦所教的少林棍似是而非,相差很大。再认真比较一下,觉得比自己掌握的少林棍法差很多,不像是少林寺的真传。

俞大猷心里疑惑,便去拜会少林寺住持小山上人,向他请教。小山敬重俞大猷是朝廷命官,又是战功赫赫的武将,就集合全寺所有精通棍术的千余武僧,各人尽展功夫,演练给俞大猷看。

小山上人本来以为俞大猷看了一定会口服心服,大大奉承鼓励一番。哪知俞大猷看了,摇摇头说:“下官也粗通少林棍术,只是与众位师父所练的没相同。若不嫌弃,下官愿意献丑,请各位师父指教。”

众武僧看见俞大猷要切磋武功,立刻叫好。

俞大猷将外衫脱掉,拣一支长棍,掂掂正合手,就踏马势出棍,“唿!唿!唿!唿!”将平生练就的少林棍法施展出来。只见他有进有退,有跳有闪,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将一支长棍舞得像出海蛟龙,矫健盘旋,上下翻飞。

看得少林寺众武僧眼花缭乱,齐声喝彩。不但众武僧口服心服,小山上人也大开眼界,知道自己寺中少林棍术已失真传了,因此,就恳请俞大猷传授,众武僧也诚恳要求。

南北少林本是一家,俞大猷为众武僧求艺心切所感动,也感到自己有传授少林棍真功夫的责任,就答应了。

俞大猷告诉众僧,学习棍术必须掌握总诀,即刚柔、阴阳、攻守、动静、审视、功力、手足等动作的灵活运用,而这些总诀,非经数年苦练是不能领会的。

但是,俞大猷军务在身,延误不得,学好武功,又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就和小山上人商量挑选两个条件最好的武僧,一个叫做宗擎,一个叫做普从,跟俞大猷南下,随军学艺。

俞大猷利用公务之余,把他少年时跟师父李良钦学的少林棍,结合自己多年演练的体会和临阵克敌制胜的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剑经》。因为俞大猷是将棍称为“长剑”,因此《剑经》就是棍经。

俞大猷传授武僧棍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