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里面养鸭可以吗?怎样做到水稻不减产?

如题所述

稻田养鸭在国内很多地区也有推广和实验,结果还是很好的。这样,鸭子不仅可以在稻田里吃杂草和害虫,而且拉出来的排泄物相当于用农家肥料给稻田施肥。稻田里鸭子来来往往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刺激水稻植物的分蘖。因此,稻田养鸭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可以实现稻鸭双丰收。但是稻田养鸭也有各种要求。把鸭子放到稻田里的时间。一般鸭子在插秧后10天后可以放到稻田里。这时秧苗已经开始变绿,所以鸭子在稻田活动也不影响生长,鸭子也不吃秧苗。

施肥及除草问题。事实上,稻田养鸭不再需要施肥、除草、喷洒农药。有些人会担心这样稻子的生长势头会受到影响。因为事实上,鸭子吃杂草和害虫,鸭子的排泄物是天然有机肥,可以增加稻田的肥力,从而降低成本!稻田养鸭要科学地安排鸭子的数量。在稻田插秧后,不使用除草剂,水草可以自然生长。不这样使用除草剂,水稻上的药物残留就会减少很多,从而在无公害农业上更进一步。鸭子是杂食性家禽,不仅啄水草,还吃害虫。建议每英亩放牧15到20只。稻田肥沃,杂草多,食草丰富,可以增加到20 ~ 25只。这取决于实际情况。养鸭的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水稻产量。

稻田养鸭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的使用。稻田施用剧毒或中毒农药,最少15 ~ 30天禁止鸭子下地。所以不能使用有毒农药。鸭子吃水草和害虫,水稻病虫害相对减少很多。事实上,稻鸭共同饲养的农民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稻田养鸭,稻曲病发病的概率很小。因此,一般不需要注射药物,因此可以节省生产投资。通常在稻田里养鸭,水稻病虫害也相对减少。

稻田养鸭是近年来的新生种植方式,也称为鸭稻共生种植模式。通常与有机或绿色种植相结合。农药和化肥都不使用。利用鸭子除草、灭虫、鸭粪肥田种植鸭稻,达到稻鸭双重效果。建议每10-15亩建一个鸭舍,让鸭子夜间休息。而且要准备充足的饲料。否则鸭子饿了就容易啃叶子。在稻田里放鸭子后,田面要经常保持至少10厘米的水层,有助于鸭子的活动。鸭子活动时,可以将大部分禾本科、阔叶类、四科杂草从田面剥离出来,减少本田杂草的数量。而且可以啃食叶子上的害虫,达到除草、灭虫、肥田的目的。7月下旬,在稻子抽穗前,要把鸭子全部赶出稻田,抽穗后防止鸭子啃稻穗,影响产量,采取相应的阳光措施,采取长筋、长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9
可以,买点田螺放进去,然后田螺是吃泥巴的,田螺的排泄物有利于稻田的生长,鸭子也可以捕食田螺,但是是要田螺,别搞个福寿螺进去了。还有就是秧苗的间隙要普通插秧时候大一点不然鸭子在稻田走动很容易太挤了折损稻谷
第2个回答  2021-04-29
稻田养鸭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种养相结合的方法,值得稻区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农民种稻的经济收益。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养殖性技巧问题。

稻田养鸭要科学安排载鸭量。稻田插秧后,可以不使用除草剂,让水草自然生长。这样不使用除草剂,可以使水稻少了很多药物残留物,离无公害农业走近一步。鸭子是一种杂食性家禽,既啄食水草,又可捕食害虫。每亩建议放养15~20只。若是稻田肥沃,杂草繁多,草食丰富,可以增加到20~25只。这可视实际情况而定。养鸭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水稻产量。
第3个回答  2021-04-29
稻鸭共育目前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之一, 不仅可以减少田间用药次数,降低水稻用药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水稻质量,同时鸭子销售后,还能明显增加附加经济收入。通常在不影响水稻产量情况下,一般还可以亩增15-20只鸭子收入。比如我们通常在大田栽插7-10天后,秧苗开始返青生长后即可趁晴天放养,一般不能放养过早,否则影响水稻秧苗扎根活棵及返青生长等。通常每亩稻田放养12-15日龄雏鸭15-20只,切记不能放养过多,否则会因鸭子数量多,发生争食等对水稻秧苗生长有所影响。放养15天之内,早上放养前及晚上赶鸭后要对鸭子喂些碎米(麦)或小鸭配合饲料,以满足取食生长需要,避免田间杂草及害虫较少,食量不足等,影响鸭子取食而为害水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