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养鸭能否增加收入?水稻如何增产呢?

如题所述

稻田养鸭的优点和管理技术要点

稻田养鸭已经成为我省部分水稻种植户增加收入的一项新技术,那么稻田养鸭的优点,以及在管理上还要注意哪些问题,种植户一定要知道。

一、稻田养鸭的优点

1. 经济效益高。除了绿色水稻、有机水稻本身价格就高于普通水稻外,鸭子销售后又可获得一笔收入。

2. 除草效果好。稻田养鸭时,鸭子的除草效果非常显著,一般双子叶杂草以吃为主,而单子叶杂草主要以踩踏为主。

3. 防虫效果好。鸭子可以吃稻水象甲、负泥虫、水稻二化螟等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减少害虫对水稻的为害。

4. 增加肥力。鸭子在稻田里生活,其排泄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提升肥力,促进水稻增产,常年稻田养鸭,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5. 改善稻田环境。根据鸭子经常拱土的生活习性,可以起到中耕活水的作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的根系发育,为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打下良好基础。

6. 减少环境污染。稻田养鸭,不使用化学农药,还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二、稻田养鸭的管理技术要点

1. 鸭子品种的选择。稻田养鸭不宜选择体型较大的肉食型鸭,应选择成鸭后体重在1.5-2千克,抗性较强的本地鸭或专用鸭。

2. 鸭雏管理。一般鸭雏在人工饲养35天后才能放鸭,这一饲养时期要准备一个有水的地方,方便鸭雏在水中锻炼,饲喂时可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训练后养成习惯,如叫声、哨声,方便在田间饲喂时把鸭群集中起来。

3. 稻田设置。一般鸭子放入田间后,不用人工看守,所以稻田一定要进行相关的设置,来防止鸭子跑失,以及其他天敌的侵害。可以在养鸭子的稻田池梗边,用0.6-0.8米高的细眼尼龙网或者铁丝网围起来,同时晚上和下雨天鸭子需要一个休息或避雨的场所,可在每小亩稻池边建一个小型的棚子,但不要过于严密,否则棚内不通风、温度高,鸭子不愿意进棚。

4. 放鸭时间。为了防止鸭子因温度过低造成死亡以及对刚插秧后还未分蘖的水稻苗进行破坏,一般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水稻分蘖初期,气温逐渐升高后再将鸭雏放入稻田,一般我省放鸭时间在6月10号以后。由于鸭雏对雨水敏感,不能下雨天放鸭,应在连续2-3天天气晴好以后,并且田间有少量稗草出来时,于上午10点后放鸭。

5. 放鸭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投放鸭雏的数量在8-10只,也可根据往年稻田杂草的多少适当调整,但投放过多的话会对稻苗产生侵害。

6. 少用氮肥。要减少氮肥总施用量的10%左右,如果氮肥过多,稻苗有徒长或分蘖数过多的情况,不利于鸭雏活动,还可能造成水稻叶片损伤,引发病害。

7. 喂食次数。一般每天晚上饲喂一次,饲喂量不宜过多,否则鸭子不爱活动,同时要根据田里草的多少和鸭子个头的大小来调控饲喂量,饲喂时可在杂草相对多的地方进行,便于除草。

8. 收鸭时间。在水稻乳熟期要及时收鸭,如果鸭子的个体较小,可在家饲养一段时间提升商品性后再进行出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