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直博为什么不吃香?

如题所述

主要是硕士研究生的热度已经不如原来的那么高了,现在直博还是很吃香。

相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博士在以后的发展前景更加的广阔,所能拿到的工资待遇也是比较高的,要知道博士的工资一般是硕士研究生的2~3倍左右。现在比较稀缺的资源还是以博士研究生为主。

另外在直博的时候对于自己研究的课题也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有很多人更是在博士期间做出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因为一般来说研究的越深入越容易出成绩,所以我们选择直博于公于私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博士的入学考试的难度还是蛮大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博士研究生导师一年只能够带一个博士,如果我们能在保送的时候顺利拿到直博名额的话也是非常不错的,免去了很多复杂的流程。在此可能也会有很多考生会说博士难毕业。

做不出好的研究成果以及写不出论文是难以顺利毕业的。直博也能在经济上占到一定的优势,因为自己选择直博的话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享受到的补贴都是以博士的水平来颁发的,相较于其他人来说能够拿到更多的补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2

直博的压力过大,且很多人愿意在读完硕士去外国读博。

学术界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是高水平竞争的领域。以前国内发一篇Nature、Science就能引起极大的轰动,现在每个月国内高校都有进账,一年下来几十篇。全国每年发表的材料科学SCI论文数量全球第一。以前发SCI就觉得了不起,现在被认为好工作得是NS、大子刊、领域顶刊。

衡量一个博士生合不合格,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竟读博的出路首选还是以科研为职业。很多博士读博期间,方向是老师想的,路线是老师定的,经费是老师出的,就这样压力已经很大,做不出好东西,发不出文章,就不能按期毕业。

博士生的学费、补助、测试条件,全部要出自导师申请的科研经费。导师的权力也很大,尤其是课题组组长,决定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工作时间和毕业要求。随便给自己找老板,后果很严重。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起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纠纷,最终酿成学生自杀的惨剧。

一个硕博连读研究生,其博士答辩没有通过,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没有获得博士学位,那么此人毕业后就只有本科学士学位资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6

看到句挺有意思的话:"中国需要那么多的人博士人才,但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博士学历拥有者'。"为何会有此言论?因为我们敏感地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的博士生,越来越多了。

有人说博士多不是一件好事吗?代表我国达到高等教育那一层次的精英人士越来越多。但问题是读博不代表博士生毕业,也不能代表他们个个都能够最终成为人才,这些事中间牵扯的东西太多,我们还是先从名词解释入个手。


保研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简单来说就是保送研究生,被保送者在不需要经历笔试等初始程序,直接根据考评形式鉴定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成绩,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

但是随着教育程度的普及化,前几年还是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如今不值钱的名头开始落到研究生头上,一些学生只能再铆足了劲继续往上爬,盯住博士学历,硕博连读跟直博两个字开始进入大家视野。

硕博连读简单来说就是招收博士的单位不需要等一些精英研究生他们毕业再去考取博士,而是直接对在读硕士进行挑选,当然这也得这些精英研究生自己有意向提交了申请,并且通过招生单位组织的考核。


直博则是跳过了中间的那个研究生环节,让本科生毕业后能够直接攻读博士。

直博要求很高,虽然名额越来越多,但还是基本集中在985工程院校和极少数211工程院校的强劲学科中,不仅对于学生本人要求高,对于拥有直博生保送名额的学校一样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直博生既需要通过本校的保送选拔,还得通过招收直博生的学校的选拔后方可获得直接攻读博士生的资格。

这么看来直博算是一种更高要求的筛选人才方式,缩短了高尖人才在一步步入学中浪费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更快进入更加高层次的天地。的确,节约时间是直博的优势(一般5年左右),但问题是直博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同样很大,这与硕士博士的就读体系直接挂钩。


跟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脉相承的老师集体授课方式不太一样,硕士跟博士都是采用的导师制度。一个好的导师能够直接将你"带飞",各种悉心培育,让你接触各种研究成果,论文帮忙挂名;但是人分优劣,导师也是,分配到一个不是那么好的导师手上,不仅东西学不到太多,还得负责"打杂工",到头来毕业都麻烦。

这种情况绝对不是夸张也不是个例,跟对了导师与跟错了导师根本就是天差地别,其中差距非个人能力能够弥补。也就是说一个再出色的天才,如果分配到了一个不太负责的导师手上,那么他就算毕业不成问题,但终归还是被耽搁了下来。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保研跟直博的问题上。同样都是导师制,研究生可能遇到的导师问题博士生同样会遇到,甚至这种情况更加,因为我国博士导师之间其实真的差距很大。我国现存的博导中,有一部分是做工程发家,理论基础很低,外文文献基本不看,更别说自己在SCI上发表论文。这样的博导会有多耽误学生,可想而知。

另外一部分博导自己有能力,但是搞学术毕竟还是不太赚钱的,这是相比较搞工程而言。因此很多想要赚钱的教授一头扎进了工程师的道路,让博士学生干着低级工程师的活计,钱是赚到了,但是学是啥都没学会,毕业都成问题。


比起硕士来说,博士的毕业更加严格,要求也更高,多的是卡在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要求上的博士生,一年两年许多年。硕士跟错导师,至少无法毕业的情况还是在少数,就算被耽搁好歹时间还比较少。

退一步说,哪怕跟了个不太负责的导师,但是读硕士这两三年的见闻,足以让自己明白导师之间的优胜,明白在读博中去选个怎样的导师。可直博却失去了这样的再次选择机会,跟错了那就是真的跟错了,原本的节省时间还成了浪费时间。


最后一步,我国如今的产业还不足以消化这么多博士,要明白毕竟还有一堆"海龟"在旁边虎视眈眈。科研吃不下这么多博士,而在企业中能够提供博士们的对口岗位也是少数,且还得考虑薪资同样跟得上。

回到文章标题,我国真的需要如此多的博士吗?需要博士人才,高尖人才放到哪个国家都是越多越好,但是博士学历是真的难易完全消化。以及直博跟保研孰优?这就是一个比较问题,各自优缺点已经摆明,如果对于导师心中很有数的,当然直博节省时间;可如果是那种对于高等社交圈一无所知的"萌新",个人意见还是稳扎稳打比较划算。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发现没,高等教育永远离不开的一个东西是论文。论文写不好,毕业都困难,付出再多时间也枉然;论文写不好,SCI没数据,就算侥幸挂名,也只是个"注水"地位。可偏偏大多数人一看到论文头皮都发麻了,那么长篇大论真的很难写。

第3个回答  2019-10-25

因为限制比较多,直博政策的实施旨在留住优秀人才,较之硕士博士时间少一年拿到博士学位。

直博与硕博连读有两个共同特点:同为5年毕业,不经历博士研究生考试就能读博。因此,常有同学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通俗地说,直博不经过硕士阶段、毕业时只拿博士学位。教育部文件明确表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从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

如果真想立志搞科研,从当前国内学术界的情况来说,出国是第一选择,硕博是第二选择,直博不是最佳选择。不是说国外一定好,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学术氛围更加单纯些,当然还是要看导师的学术水平和为人的,有些老外照样是坑。

直博最缺的是退出机制,使得好多人上了船下不来,其实读博应该是自愿的行为。不想读的同学可以随时退出,申请硕士毕业,并且给予相应的博士年级证书,学校不应该有任何政策上的阻拦。自愿读博的人就留下来,这样也许更合理一点。

第4个回答  2019-10-25

保研直博吃香,不会不吃香。

直博生的选拔是最严格的。首先是学习好,专业排名前10%左右的同学才能有资格报名(学校不同要求会不同,这里主要指普通211高校,不针对985高校,也不针对一般院校,下同),挑选的人数大约为毕业生的2%左右,故选拔严格。

也有部分学校博士阶段依然是三年制,直博和硕博连读四年就可以完成,但现在博士阶段向四年制是一种趋势,很多学校都在从三年增加到四年,毕竟博士越来越难毕业,三年时间往往显得太短。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最近几年多数专业的博士学制就从三年增加到了四年。其他不少学校也在增加博士学制。

家庭条件足够的学生往往就不乐意了,这年头如果能去世界排名靠前的国外大学读一个硕士甚至是博士,那吸引力真是大大的,以后干啥都吃香——私企外企抢着要,有了出国经历做学术科研也能顺风顺水,顺便还可以涨不少见识,岂不是美滋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