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事业单位的笔试一般考什么内容?

广州事业单位的笔试跟公务员有什么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公务员考试与事业单位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由于事业单位每天招聘公告很多,不同公告又有所差异,部分考试免笔试。
公务员考试(简称“公考”)一般公共科目笔试科目考2科,分别为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北京市和国家均只考行测、申论,个别省有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课,警察加心理测验和体能测试。
事业单位考试(简称“事考”)一般考职测(即: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综合应用能力,或者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参加专业测试。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和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行测和职测从考试内容上看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差别。行测对于所有参考的考生而言,不论所报什么岗位,考察题型、内容都是一样的;而职测对于报考A、B、C、D、E类的考生考察的题型、内容有明显的区别,各类试卷中虽然有一些相同的题型,但是每一类题目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体现了岗位对于人才基本素养的测试。
申论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适用范围:
《申论》考试面向公务员,考查社会共性问题,比如教育改革,更多侧重考核考生的政治敏感度,对政策的把握,属于方向性。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面向事业单位,考查考生在某一领域内、专业性更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具体问题。
(2)考查能力:
《申论》侧重于整体性,是政策和方向上的,《综合应用能力》会考察到具体角色,侧重某一领域的某一件事情的处理。
(3)考试题型: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包括除了《申论》中基本题型外,还增加了校阅改错题、认证评价题、科技文献阅读及科技实务题等。
(4)材料呈现:
《申论》一般是一个长材料,然后考核小题和大题,而《综合应用能力》一般是几个短些的材料,每一个材料后边有一道或两道小题或大题。《综合应用能力》当中的B、C两类材料要求专业性更强。
(5)答题难度:
申论侧重于考查政务热点和焦点问题,材料相对集中。《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材料较少,出题更灵活,考核范围更加广泛,这也给了考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难度更大一些。
(6)解题思路:
《申论》侧重对材料的掌控,从材料中找答案。而《综合应用能力》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作答。《申论》强调借鉴材料,而《综合应用能力》在多数时候没什么太多可借鉴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