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黑锅”:万里长城真的是没用吗

如题所述

1、长城对中国有大功的,不能因为孟姜女就否定秦始皇修长城。
大家认为孟姜女一家哭好,还是大秦朝边境几十万户边民都哭好,类似长城、秦直道、大运河、征高丽、郑国渠这样的举国工程,都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利的事,是对子孙万代负责,范喜良死了,也就是死了几百几千几万修长城的工人,但是匈奴入侵,死的何止几十万上百万,五胡乱华时期,整个北方汉人,被杀的只剩数百万,而两汉时期,这个地区人口足足有数千万之多。
长城,并非是一道城墙,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战略攻势。有了这道墙,我们可以不断从长城出击,给匈奴族放血,使汉民族得以生存。

2、长城的作用,
不仅仅在于抵抗外敌,军事上长城虽然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长城的军事作用仅仅是次要方面,中国之所以是大一统的中国,是由长城决定的。

古代中国,西靠青藏高原、东靠太平洋,南靠中南半岛雨林,基本上是一个半封闭结构,而只有北方民族能入侵中国,所以中国才要求大一统,才有了长城来封闭这个缺口。

在中国,人民会有这样的愿望,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集权政府,可以调动国家的资源和军事力量,将兵力投入到北部防线,抵御外族的入侵。这样,在长城后的人民就是安全的,这就是为什么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都是大一统的原因。也正是有了万里长城,才有了汉族、才有了中国,才有了大一统。

如果没有了长城,中国就很可能成为欧洲那样分散的若干国家。所以,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做是沿着长城反击游牧民族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长城被称为民族的历史,巨龙的身影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3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这就今天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工程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上拥有独特地位。
但由于秦朝只维持短短的十五年便二世而亡,其中使用民力过度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长城建成后,依然有不少北方游牧入主中原。因此后世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万里长城只能耗费民力,是没有用的大工程!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古代拥有长城的朝代是如何灭亡的?
汉朝长城在秦朝长城的基础上全面扩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而在两汉四百余年的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都没有大规模的侵入中原腹地,更不要说入主中原了。汉朝最终亡于内乱,而非外敌。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中原大一统王朝,而隋朝皇帝直到灭亡前夕依然保持了“圣人可汗”的尊号。北方游牧虽然趁隋朝大乱之机,在中原扶持了几个割据势力,但始终没有真正进入中原。隋朝也是亡于内乱,而非外敌。
唐朝虽然自己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但一直在维护和使用隋朝的长城。在唐朝历史上,北方游牧从来就没有越过长城防线建立稳固的势力。唐朝虽然后期允许部分游牧势力进入中原,但最终还是亡于内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规模建筑长城的朝代,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都是明长城。虽然明朝自建立之日起便长期与北方民族作战,天子都要亲守国门。但终明朝一世,北方民族都没能真正跨过长城。其中的山海关更是直到明朝被李自成灭亡之后,清朝都没能通过武力跨过。
接着,我们再看一下中国没有长城的朝代是如何灭亡的?
西晋时期,为了补充三国时期的人口消耗,晋武帝主动打开长城防线,允许“五胡”大规模进入中原定居。而这一次政策最终引发“五胡乱华”,西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灭亡的帝国朝代。
因为五代后晋的石敬瑭割让了“幽云十六州”,所以北宋自建立之日起就失去大半长城防线。没有长城的庇护是宋军在面对北方政权的战争中长期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积贫积弱”的北宋只能在女真人的铁蹄下,上演了“靖康之耻”的悲剧。
可见在中国古代,得长城者亡于内,失长城者亡于外。而长城本身的作用就是防御外敌,如此何“长城无用”呢?
第2个回答  2017-06-04
没人说万里长城没用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