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军制问题

如题所述

清朝军制是个非常复杂混乱的问题,楼上的兄台对于清早期的八旗制度说的比较详细了,但是清朝的军制随着时间的推进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清朝先后有8支武装力量:八旗兵、绿营兵、湘军、淮军、防军、练军、海军和新军,兵制经历了传统军制(经制兵)到勇营制(湘军、淮军)再到传统军制(防军、练军)到近代军制(近代海军、新建陆军),装备由冷火器到火器的过程。
1,军队领导机制。军事领导机制无论何时都可以分中央和地方两方面,清军也不例外,主要演变过程是从早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兵部,以及清末的陆军部、海军部、军咨府。
议政王大臣会议从努尔哈赤时代就有了,是宗室贵族与八旗大臣共议军事的一个体制。皇太极时代为了抑制这些贵族的地位和权力,很多权力都分散到六部去了,到顺治和康熙时代又有所恢复,知道雍正新政成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就彻底沦为鸡肋了。
军机处的成立早期是因为西北的战事而起的临时机构,后来则逐渐做大,并取代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发展成为军、政中枢机构。由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等官兼任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可以说雍正时期为中央揽权的一个重要机构。
兵部在清朝有满汉两位尚书,掌武官品级、选补、升调、赏罚、抚恤等兵政,但无调兵职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革官制,兵部“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处暂隶焉……练兵处之军令司拟正名为军咨府,以握全国军政之要枢”(《光绪朝东华录》三十二年)。1909军咨府独立成为一个类似总参谋部的部门,不再归陆军部管辖。

2,军队体制。八旗兵楼上说的很清楚了,我来说说其他兵种。
绿营兵是清初仿明边防镇戍制度,将明降军和新募汉兵编组而成的各省驻屯军。因以绿色旗帜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名绿营。绿营以1~3省为军区,长官为带兵部尚书衔的总督或带提督军务衔的巡抚。省内最高武官是提督,有水陆之分或水陆兼任。一省之内又分设若干镇,镇置总兵官统率,亦分水陆。总兵之下有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及外委千总、外委把总等各级武官,提督对各镇总兵所属部队有统领权,但无征调权。全国性的征调权属皇帝,地方性的征调权由中央分寄于总督或巡抚。为防止绿营武官久擅兵权,清政府一面实行兵皆土著、将皆升转、回避本籍等制度,使将不专兵;一面通过集权分寄、以满治汉、以文督武等政策,使官官相制,从而将各省兵权集于中央。
绿营其实说白了是因为八旗兵不够而招募汉兵的一种兵政,待遇也比八旗差很多。

各勇营(湘军与淮军等军)。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八旗和绿营腐不堪用,清政府急令各省官绅兴办团练助剿。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首仿明朝名将戚继光编练戚家军之制,募团丁为官勇,编成湘军。“勇营之制,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奏稿》卷二八)。这种先官后兵,将必亲选,兵必自招,饷必自筹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但也同时种下了兵为将有、军权下移的祸根。其实这些勇营也可以算是后来军阀的起源。

水师之制,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清军加快向西方学习步伐,挑选精兵万名,创建神机营,专习枪炮、洋操,开办船政和水师学堂。经过长期努力,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近代海军,并设立了海军衙门。1875年(清光绪元年)确定由南洋大臣沈葆桢、北洋大臣李鸿章分南北洋两大海区组建新式舰队。水师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军队之痛。无数大好爱国青年啊。。。马尾与甲午损失殆尽。

新军之制。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以裁旧军和仿西法练新军为急务。1894年成立督办军务处,负责整顿京畿旧军和改练新军。批准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编练定武军10营;署两江总督张之洞在江南训练自强军13营,是为编练新军之始。1895年,袁世凯接替胡燏棻以后,将定武军改名为新建陆军,在沿用淮军营、队、哨、棚编制名称的基础上,采用德国陆军编制原则,一军分两翼,每翼辖2~3营;分军队为步兵、马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兵种,分别编组、训练;设立行营武备学堂、讲武堂、学兵营等,雇请德国军官当教习,训练军队,培养军官。1898~1899年,清政府为加强京师和京畿防务,编组武卫军,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为统帅,分为中、左、右、前、后5军。新建陆军即改称武卫右军。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停止武科,在京师设练兵处,在各省设督练公署,积极改革军制,加速全国的新军建设。计划通过招募新兵,在全国编练陆军常备军36镇;通过改编旧军,在各省成立巡防队和巡警为地方武装力量;于各省和中央,成立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讲武堂、贵胄军事学堂等各类学校,培养各级军事人才。1904年以后,倡导以谋略为用、制度为体,学习西方军制,改革营制饷章和训练操典。将新军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三等,常备军服现役3年,期满回籍,转为续备军,3年后列为后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须根据需要随时听征。

新军编制,每镇步队2协,每协2标,每标3营,每营4队;马队、炮队各1标,每标3营,每营马4队、炮3队;工程队1营,每营4队;辎重队1营,每营4队。步队、炮队、工程队每队皆3排,每排3棚;马队2排,每排2棚;辎重队2排,每排3棚。各兵种每棚编目兵14名。每镇官长及弁目、兵丁、夫役合为12512员。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分别置总统、统制、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正目为长。凡有重大战事,由练兵处、兵部奏请皇帝派督兵大臣,奉旨调兵,并行使节制和统一指挥各省新军的权力。各省有军情,由将军、总督、巡抚调用本省新军,若不足用,则请旨调用邻省军队,事毕各回原省。
新军除袁世凯的陆军外,还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张之洞在江宁编的自强军。该军也分兵种:步队、炮队、马队和工程队。全军13营:步队8营,炮队2营,马队2营,工程队1营。编制仿欧洲军队:步兵营分5哨,250人;炮兵营分4哨,200人;马队分3哨,180人。工程营100人。35名德国人当教练,将领贝伦可多夫作总教练,天津和湖北武备学堂学员为分教练。后来又聘请了日本教习。
自强军后来由刘坤一接办,最后归袁世凯,做他的武卫右军。

参考资料:清代的军制 http://www.manchus.cn/plus/view.php?aid=140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09
清朝八旗制度

八旗主要分为满八旗、蒙八旗、汉军八旗,满八旗是努尔哈赤的手笔,也是满族入关前的政治制度、文化系统、社会基础。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则是皇太极即位之后的手笔,只是蒙八旗制度松散,而且蒙古内部因为漠南、漠北蒙族互相掣肘,对于满洲入关起的作用,一度不如汉军八旗来得重要。

八旗按颜色分,则是黄、白、红、蓝,再分为正、镶,共计八旗。镶色旗除镶红旗之外,都是本色旗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之后努尔哈赤将八旗分为上三旗以及下五旗,八旗旗上有龙,因此也称为大龙旗。后来清朝的国旗黄龙旗也是由此而来。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立八旗(八固山)制度,以300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即一旗,实际上,八旗人数时有增减。

如果要想真正厘清八旗制度,就必须从努尔哈赤如何从归化降人来着手。努尔哈赤起兵时,女真部落极众,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曰“嘎山”,一曰“穆昆”。嘎山即满语中的“寨”,是指地缘部落,穆昆即满语中的“族”,是指血缘部落。当然,穆昆和嘎山之间的关系是交错的,不是孤立的。努尔哈赤为了收编、笼络、规范降人,保证降人的原本组织体系,但是却要按照丁数编成牛录(满语,意即大箭),以便战争时期调遣。最初是每10丁为一牛录,首领称牛录额真,额真是满语,汉语称佐领。无论出战还是打猎,则都以牛录为单位,这就为满洲社会和军事系统初步奠定了基础。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鉴于各部族因为人数多寡不一,人员素质也不同,因此对于牛录制度进行了第一次整编。他将每牛录扩充到300人,因此佐领下又设两个副手,满语称“代子”;同时每牛录分为四个达旦,每达旦由一个章京(满语,意即书记官)和一个拨什库(满语,意即领催)管理,这时,满洲军队的编制基本成形了。

牛录又因为人员组成的性质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旧牛录,是指那些在努尔哈赤创业初期就来归附,属于开国功臣的部落牛录,其佐领为子孙世袭;第二种为世管牛录,是指因战功或者主动归降而组编成的牛录,牛录额真由汗委派,但也世袭;第三种称公中牛录,是牛录当中人员成分最杂的,是因为政治原因和各种人丁,包括披甲人在内所组成的牛录,牛录额真由汗指派,不世袭。

这时努尔哈赤大约有40个左右的牛录,也就是掌握12000余人的部队,在当时关外算是极大的势力了。40个左右的牛录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兄弟亲戚将领。后来努尔哈赤杀胞弟述尔哈奇和长子褚英之后,事权更加统一,同时努尔哈赤也认识到仅仅以牛录为单位,容易造成权力分散的流弊。他便着手建立八旗制度。1615年即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八固山制度。固山的人员编制我上面已经介绍了。牛录官员编制不变,每甲喇设一到两名甲喇额真,每旗设一固山额真,配有两名梅勒额真。固山额真之上还有一个旗主额真,又称为和硕贝勒、固山王。他才是一旗的真正主宰者。

努尔哈赤建立八固山制度的时候,掌旗贝勒如下:

镶黄旗、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白旗:皇太极
镶白旗:杜度(褚英之子)
正红旗、镶红旗:代善
正蓝旗:莽古尔泰
镶蓝旗:阿敏(述尔哈奇之子)

由此也可以发现,八旗制度也可以说是努尔哈赤为了政治需要而创立的。之后因为战事需要,努尔哈赤强化君权,将八旗的编制再因为政治需要而重新做了分配。便有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说法,四小贝勒也因为政治利益的不断重新分配而时时产生改变。比如天命六年(1621),四小贝勒为德格勒,济尔哈郎,阿济格、岳托,到天命十一年的时候,四小贝勒就只剩下三人,分别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而皇太极将领正白和镶黄两旗。同时,上下旗的制度也是这时确立下来的,只是主旗贝勒的地位并不因为上下旗而有差别,基本上这还是一个讲究军事和政治实力的时代。

八旗是整个满洲社会的基础,无论军事、经济、行政,都离不开八旗。八旗以牛录为基础单位,实行三丁抽一的政策,抽一丁入伍,其余两丁称“余丁”或“散丁”,从事生产,按照达旦进行管理,上面提到的章京(书记官)和拨什库(领催)就是管理余丁的官员。八旗又按牛录各自设有“巴牙喇”,意即“精兵”、“尖兵”,为职业军人。“巴图鲁”意即勇士,通常不代表实际军权,只是荣誉称号,类似现在的勋章、记功等等奖励手段。

上三旗:镶黄、正黄和正白的旗人

满清八旗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基础上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彔,五牛彔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清朝统一,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增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笼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由於清初诸帝很重视枪炮武功等实战本领,八旗军在平定三藩,收台湾各抵御沙俄侵略等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战绩。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的总称,由朗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内午门、东西华门、神武门等由上三旗守卫。驻防是指驻防全国各要地的八旗。京营总兵约十万,驻防兵人类也在10万左右。

镶蓝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蓝旗人。

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红旗人。

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镶白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捻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