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苔干栽培技术

如题所述

涡阳苔干的栽培技术着重于种子催芽和播种管理。长江流域的播种期通常在8月上旬,最佳播种期在8月10日前后。由于种子发芽需低温条件(15-18℃),播种前需进行低温催芽处理,具体方法是用冷水浸泡种子3-4小时,装入纱布袋,放入井中,保持水面下20厘米,每天淋水一次。如果气温过高,可在井口盖草席降温,大约3天后种子就能出芽。若发芽困难,可使用赤霉素液浸泡,以促进均匀快速发芽。对于冷凉天气,可直接直播,无需催芽。


育苗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低洼积水,以防涝害。每公顷施45000千克腐熟有机肥后,平整土地,形成1.2-1.5米宽的平畦或小高畦。播种时,确保畦内水分充足,撒种后覆土0.3-0.5厘米,用草苫子或草席遮阴以防止雨水冲刷和降低畦温。苗期管理中,要间除过密的幼苗,定苗时保持4-5厘米间距,同时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多浇水,以防止秧苗徒长。


定植期在9月上旬,选择肥沃土壤,施加75000千克腐熟有机肥和适量磷肥或复合肥。定植深度适中,株行距为16-20厘米,每公顷保苗300000-340000株。定植后立即浇水,促进缓苗。对于直接在田间种植的地区,要注重人工拔草和适时施肥管理。生长后期,随着气温下降,减少浇水次数和量,以防止低温引发病害。采收时,最佳时机是苔干植株外叶与心叶平齐,淮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采收的苔干品质优良,颜色青绿,产量高。采收时需考虑田间个体成熟度,分批进行以保证质量。


扩展资料

涡阳苔干,产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的半干品条状蔬菜,在产地已有几百年的加工种植历史。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涡阳苔干均被地方官员作为贡品进贡给朝廷。涡阳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磷、钾、钠、铁等营养元素,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利五脏、通经脉等功效。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涡阳苔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