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洪秀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最后却失败了呢

为什么洪秀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最后却失败了呢

  太平天囯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与他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乃至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太平天囯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之下失败的。但作为太平天囯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的严重错误也是不可忽视的。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在太平天囯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使其愈往后,则更多地像一个封建帝王。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太平天囯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他德才兼备,深得全体军民拥戴,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唯一能团结群众辅佐洪秀全重振国势的人选。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挟制和排挤他。因此,石达开出走,致使太平天囯出现分裂局面。其后,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京围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根本不问才德、功劳,亲戚、广东同乡或捐有钱粮者,都可以封王。封王人数竟达到2700人以上。造成后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
  三、洪秀全晚年,不仅思想狭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断粮。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残酷的斗争和饥饿使太平天囯领袖洪秀全卧病不起。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3
古代农民想的最多的就是过上好日子,没其他目标咯,一旦起义有了成就,生活相对较好时,就失去了原有的目标 失败是当然的
第2个回答  2010-04-13
目光短浅,没有政治抱负,虽然站的高但是只看见眼前利益,思想狭隘,这样的人注定失败。
第3个回答  2010-04-13
小农思想严重,个人享乐之风严重。不能引领时代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自身局限性)另一方面,还有时代背景的不允许!
第4个回答  2010-04-13
其实原因有很多了,虽然他们在起义的过程中有一些好的制度和法规的提出,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都没有好好地去贯彻,使得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不仅得不到地主等一些贵族的利益,还伤害了普通大众的心,所以会失败。还有就是高中历史中常说的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吧,是他们看不到一些更为长远的利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