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六个步骤

如题所述

(1) 明确倾听的目的

你对你要倾听的目的越明确,就越能够掌握它。事先考虑促使自己积极地参与人际交流,你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感受会更加丰富。

(2) 与沟通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请记住,在双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双方不会相互真诚地传递宝贵的信息。

(3)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许多情况下,之所以不能够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讲话往往是由于肌体和精神准备不够,因为倾听是包含肌体、感情、智力等综合性的活动。在情绪低落和烦躁不安时,倾听的效果绝对不会太好。

(4) 适当主动提问

这有利于你把自己没有倾听到的或没有倾听清楚的事情彻底掌握,同时也有利于讲话人更加有重点的陈述、表达。提问也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方法,应用提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 注意提问的时机。倾听中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交谈中遇到某种问题未能理解,应该在对已经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过早提问会打断对方的思路,而且显得十分不礼貌;过晚提问会被认为精神不够集中或者没有理解信息,也会产生误解。

② 注意提问内容。提问就是为了获得某种信息,问什么要在倾听者总目标的控制掌握下,把讲话人的讲话引入自己需要的信息范围。

③ 注意提问的语速。提问时话说得太急,容易使对方感到咄咄逼人,引起负效应;说得太慢,则使得对方内心里着急,产生不耐烦情绪。

(5) 排除外界干扰

在与别人交谈时要排除有碍于倾昕的环境因素,例如:尽量地防止别人的无谓打扰及噪声打扰等。

(6) 表情、动作要自然太方

人的身体姿势会暗示出他对谈话的态度。自然开放性的姿态,代表着接受、容纳、尊重与信任,根据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观察,交叉双臂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姿势之一。一般表现出幽雅而富于感染力,使人的自信十足。但是这常常自然地转变为防卫的姿势,当倾听意见的人采取此姿势,大多是持有保留的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第一步,将被言说和表达出来的内容记在心上,跟随这些内容,不要尝试去澄清或重新解释。我们需要专注而一心一意地去倾听病人所说的和表达的内容,不去评判它们:清空自己;第二步,将你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放在一边,消除所有的评判,并尝试始终去接近病人的视角与思维。第三步,“换位思考,把自己的脚放在他人的鞋子里”,最后,你默默地对自己说:“这便是他所感受的方式”。这是大家需要掌握的第一步。

我们看看第二步,客观倾听。下一步需要做的是专注地去倾听病人的话语。而且要同时能够保持一种病人心里事实的视角。作为一种实际的倾听方式,我们会接受采取病人的视角和思维。然后将病人的话放进括号里,例如这是他的所思所想,以及这是他正在体验到的。并且要同时能够采取一种视角。即从一定的距离之外来看待这个人。如果要我来描述一下这种立场,就是要认真去倾听他的陈述,在倾听的同时还要私下在头脑中加一句,这一定是他所思所想,是他体验到的事情,这会稍稍让我们跟他离开距离。

然后我们进入到第三步。就是将病人的体验感受思维当做自己来品位与倾听。我们需要把他们的思维感受与自己感受思维重合,这种倾听模式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理解病人方面。这一种方法是专注去倾听病人在说什么,并且把他小时候的体验当做自己的体验来体会。换而言之,我们要尝试触及内心大致类似有的那些情绪与情感。例如如果病人讲述自己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恨意,想要去杀人,我们就需要照原样跟着他的感受与讲述。与此并行的是,我们需要触及到自己内心存在着的想去杀人的这种反应。我们会在内心生动地回忆起让我们恨不得想去杀死一个人的感受与想法。因为我们非常恨这些人。在这么做的时候,我们自己会想象某些情境、客体以及他们的共性。当我们倾听病人的陈述,跟随他们的进程时,回忆起这些原始的情绪,就能首次真正理解怀有深切的恨意到底是什么样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支持性倾听第四步,知觉在我们的思维与感受,与病人相同思维与感受之间的差距,从而获得进一步理解。在第四步倾听中,实际上就是在连接一种分裂的视角,这意味着在照原样知道病人感受时,也要密切审视他们想法感受与自己的差异。这种倾听模式中,我们对病人的感受与情绪要保持警觉,并且还要触及到自己和他人共通的那些感受与想法。同时也需要自觉到这些共享的感受之中存在细微的差距。在头脑中,此时要维持第三者我的姿态来审视病人的想法,和我们自己与病人共通的那些想法。

我们下面再来看看精神分析时的倾听即第五种倾听。倾听第五步,这个时候你要放弃第一步至第四步的倾听,我们要求获得支持性模式之后,继续迈向下一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尝试准确的倾听故事内容转向消极的倾听模式。在这里要放弃第一步到第四步尝试获得某种理解的倾听方式,尽管我们接受培训之后已经掌握了这种方式。现在要把这些技术放在一边,把它遗忘,至少是暂时遗忘。我们要将这些倾听的模式放在潜意识层面,让它们在必要的时候自动激活。换言之,这里的目标是采用一种消极的倾听模式,积极的倾听模式就会自发出现。我们在这里会停止有意识倾听,而只是去倾听,不注意、三心两意去倾听。我们要消除听别人讲话时有意识采取的注意与焦点。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这种存在的方式,我已经故意让自己看不见了,从而能够将所有的光都集中在一个暗处。弗洛伊德所说的这句话之后又被比昂所修订,他的表述是没有记忆、没有渴望,也没有理解。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停止,当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某处时,我们的头脑会自发具有的活动。比昂也将其表达为,尽量在开始一次会谈时,让自己的头脑一片空白。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弗洛伊德曾经把这种倾听的方法描述为悬浮的注意力。这里描述的倾听方式通过有意去注意某处而做的主动倾听,而是让注意力完全悬浮在空中。可以说这种倾听模式的标志是没有注意所说的事情,不要去评论它们。而只是去知觉一些事情,不要去关注头脑或者人格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弗洛伊德相信,这种倾听模式既是精神分析式的倾听模式,他始终都持有这种观点,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我们现在花一点时间听听弗洛伊德自己在1912年是如何陈述这种倾听方法的。他说:分析师必须将自己的潜意识变种一种接收病人潜意识信息传递的器官,面对病人时必须将自己调整为一个扩音器的接收器,就好象接收器能够将声波通过电话线传递给电子共振,重新转化为声波一样,一个医生的潜意识也能够重被传递给自己的潜意识当中重构出意识。

如果我们再来看一看对这种模式的不同描述,我们会发现弗洛伊德在同一篇文章里也提到过一种不一样的描述。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他只是不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指向特殊的事物,而是面对你所听到的倾诉时为一种悬浮的注意力。另外方面,又被陈述为平等关注一切。我自己把倾覆的注意力为包括两种倾听方式,我之前说过弗洛伊德的表述也包括这两种实践方式。弗洛伊德说不要将自己注意力指向特别的事物,他又说要平等关注一切,这实际上就是实践,一方面要使用均匀悬浮的注意力,同时又使用另外一种不采取悬浮注意力的倾听方式。每一种方法都有如下的步骤,下面再来精神分析倾听的第六步。即采取均匀悬浮注意力的方式来倾听。

下面看看怎么样实现悬浮的注意力,当你倾听别人所说的话,会自由浮动注意力,而不要有任何的偏向或偏好,就像一盏随机扫描黑暗的探照灯,用这种方式来知觉病人的感受。在这种倾听模式中,我们会悬浮自己的注意力,以及意象性也会被放入潜意识之中。如果我们不具有任何的指向,只是自由移动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又恰好捕获了任何东西,这个东西又引发了我们主动注意力的警觉,就会使我们注意到病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这类注意力一个恰当的比喻是探照灯,如果我使用这个比喻来描述什么是注意力的话,这个描述就会是一盏探照灯的光速可以自由地浮动,在一大片被称之为潜意识的黑暗空间中随机移动。它也指的是这个黑暗的世界中,这个聚光灯的光线会照亮客体,但不具有任何偏向和焦点。这些光速能捕获的某些东西就是病人的情感,比如说潜意识的焦虑、愤怒等。通过使用被知觉到的焦虑与感受,我们就能发现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更深地理解病人的烦恼。我们或许可以说,这就像是翻译的工作一样,就像是在翻译潜意识一样。有些聚焦于鉴别潜意识想法和情绪背景的经济分析技术,这一种倾听模式的特点是它可能是很自我的,换言之,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实践,甚至是在面对面咨询时和低频咨询的设置中,这种倾听的模式具有精神动力学精神治疗所使用的特点。

我们再来看看第七步,不要采取均匀悬浮注意力的倾听方式。下面我描述一下另一种倾听模式,就是不采取均匀悬浮注意力的倾听方式。不采取均匀悬浮注意力的倾听方式是让注意力能够悬浮在空中,而不朝向任何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