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规矩的孩子怎么教育

如题所述

生活中纠正孩子的行为

1、告诉孩子正确表达方式。当孩子表现不礼貌态度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何用较有礼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孩子也许因为不从而说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还想再看电视嘛。”这时家长可以先暂停孩子看电视的动作,并清楚告诉他原因。建议他可以换个方式说:“爸爸妈妈,现在这节目还没结束耶,可以再给我一些时间吗?”婉转的表达减少亲子间情绪冲突。当然也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议,可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先隔离冷静一下。对于正在生气而口不择言的孩子,可以让他独处一下,等他的情绪平稳时,再通过故事或角色扮演方式,让他了解他说话的'方式是不正确的,会让对方感觉很不舒服。而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自己先发一顿脾气,然后等大家都气消了就不了了之,这样孩子不清楚错在哪里,也不知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模范。

3、做孩子良好的模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导及示范,相信孩子会学习的更好。如遇到长辈师长及同学要问好、公共场所不大声争吵、把“请、谢谢、对不起”作为和他人对话中重要的元素……

4、耐心引导及学习。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知道:一颗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有礼貌、守规矩的孩子,会让周围的人觉得愉悦、舒服与温暖,且受欢迎; 相反的,如果你是一个没礼貌、没规矩的孩子,就会得不到喜爱,朋友也会疏远你。相信只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细心地教导及引导孩子学习陪伴,孩子就会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亲自教育立规矩
家长可以通过3个步骤亲自教育孩子形成规矩意识,一步一步地达到效果。
第1步:重复强调
孩子在小的时候总是会犯不同的错,也不可避免的重复犯同样的错。每犯一次错,家长就要重复一遍规矩教育,不断地加深孩子对规矩的印象及认识。
第2步:表情提示
当你发现孩子可能又要犯同样的错时,可以用表情提示,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要"违反规矩"了,从而收敛将要发生的行为。
第3步:语言提示
孩子再次犯错之后,我们可以轻声地问孩子"妈妈之前和你说过什么?""之前妈妈说这个东西不能怎么样",让孩子自己想一想,看能不能说出来。
如果孩子能说出来,那证明家长已经成功帮助孩子树立起了这条规矩,能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下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再次犯错。
如果孩子不能够将错误说出来,家长就要再次给孩子强调,直到再次碰到类似的事情时,孩子能够自己主动反应出:妈妈说过这件事是错误的,不能够做。

玩游戏学守规矩
孩子的世界大部分是玩玩玩!那就让孩子通过玩规矩类的游戏,学会守规矩。
规矩游戏有很多:跳房子、象棋、丢沙包、跳棋、卡牌、萝卜蹲、123木头人、打弹珠、玩骰子、飞行棋、躲猫猫、手拍手、垒高楼等。
很多游戏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小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游戏规矩,不然就输了。这也是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的一个好方法。

生活场景教规矩
取材于生活中,就地教学,是培养孩子规矩意识最快的方法。孩子在生活中能即学即用,举一反三。
比如,看表演时,孩子想坐第一排;排队时,孩子想排最前面;;买东西时,孩子总是看到什么都想要游玩时,孩子想要和别人一样的玩具……生活中,孩子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借此机会,帮助孩子培养规矩的意识。
从而,让孩子在生活中学到规矩,将所学的规矩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两不做
父母不亲自破坏规矩
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玩手机看电视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到了时间就要上床睡觉,我们不能要求孩子这样做,但自己不遵守。等到孩子明白这一点时,会质问父母"为什么爸爸能玩游戏我不能玩"。
父母不轻易妥协规矩
明明在出门前对孩子说:"我们今天去超市,只能买一样玩具。"但孩子挑的时候,两个都想要,就开始哭闹,开始蛮不讲理。妈妈拗不过孩子只好说:"好好好,买买买!"
这两点,会让孩子觉得只要自己哭闹,就可以打破规矩,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延伸到其他的原有建立的规矩上。因此,在这些事上,家长坚决不能够将就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初期阶段,规矩意识很重要,这会影响到孩子后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正确的给孩子建立规矩意识,让孩子能在规矩划定的范围之内自由发挥,这与我们家长的做法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所以在给孩子建立规矩意识的时候,同时也是给父母建立规矩意识。做我们该做的事,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些都将会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会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第2个回答  2020-10-31
01
原因:父母自己就没有坚持住原则

买玩具的案例:
我们知道小朋友都很喜欢玩具,橱窗里的精美玩具,无论哪个小孩子看到了都会动心,可是他们对于“买玩具”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孩子能够克制诱惑,有的孩子却是撒泼打滚,非买不可。
洋洋是老公表弟家的孩子,家里的玩具都快堆成山了。弟妹说,每次只要出去有看中的玩具,洋洋就非得买不可,不给买就哭闹,被人围观家长还觉得挺丢人的,于是就这么着愈演愈烈,现在孩子不但买玩具无数,还说话不算话,想干啥就干啥,随心所欲。
其实最开始我知道弟妹是有给洋洋制定过规则的。母子俩曾约定,一个月可以买一个玩具,买什么样的玩具由洋洋自己定。大概执行了有几个月吧,有一次,他们出去时,广场上所有的孩子都在玩一种小飞机,洋洋也想要,可是那个月的玩具已经买过了。
如果你是洋洋的父母,你会怎么做呢?是坚持己见,这个月的玩具买过了就坚决不再买了,还是心软,想着买就买吧,又不差这几个钱?
弟妹就是后一种,觉得再买个吧,洋洋意识到原来妈妈也可以说话不算话,原来定下的规则也是可以更改的,于是后来他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当妈妈彻底放弃了曾经制定的规则后,洋洋就更无拘无束了。所以,孩子不遵守规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自己就没有坚持住原则造成的。
上幼儿园的案例: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案例,就是孩子上幼儿园。婆婆老家对面,住着一家四口,小儿子飞飞四岁多还没有上幼儿园,不是上不起,而是孩子死活不去,觉得幼儿园不好玩,不如在家里玩的自由自在,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偶尔去个一次半次的,孩子妈妈说要被孩子愁死了,怎么这么不听话,可是她没有意识到,孩子出现的这个问题,与当妈的有很大关系。
我们都知道,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会有“分离焦虑症”,这时候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决,温柔有爱的拒绝孩子不去幼儿园的行为。
飞飞在上小班那一年,每次入园都是撒泼打滚、抱着妈妈又哭又闹,拒绝上幼儿园。我们当年送孩子去幼儿园时,也都遇到同样的问题,一般都是老师把孩子抱过去,家长尽快离开,用不了几次,孩子也就适应了。
但是飞飞妈妈不,很多时候,她都是心疼地妥协了,把孩子领回家,一次两次,三番五次之后,孩子就意识到,原来也可以不去幼儿园,原来哭闹就能“得逞”,原来妈妈也不会遵守规则。
因此,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孩子不遵守规则,是因为家长不坚定、没有坚持住原则。
02
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规则意识呢?

既然我们意识到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会带来的种种后果,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将规则观念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还是李玫瑾教授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养个孩子有时候跟养个小宠物一样。我们养个小猫小狗大家就有这个经验,小狗你管它最好的时间是8个月之内,8个月之内有些习惯没养好,等到后来,例如它咬人这样的一些坏习惯,你到后边再想改就很难了”,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打骂是无能的表现,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教育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07-13
第一、多和孩子沟通,要了解他们的问题,并及时为他们解决;
第二,要适当给孩子历练的机会,让他们展现自我,适当满足他虚荣心;
第三,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多夸赞,多鼓励,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不要斥责,打骂和埋怨,要多夸奖和鼓励他们。
第四,要避免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要用严肃的语言批评责备,进行语言上的攻击。
第五,要多关爱孩子,多花时间陪他们
第4个回答  2020-10-3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必须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比如说到规矩是从小培养的,从小事做起,假如家里来了客人,吃饭时要懂规矩,客人不上桌,孩子是不能上桌的,这些是从小就应该懂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