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规则意识、不守纪律,家长该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要想孩子有规则意识,家长要因材施教,起到榜样的作用。
第一,明确规则并坚定执行。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要注意规则明确,让孩子正确理解,孩子的参与感越强,遵守规则的意愿度就会越大。
第二,让孩子看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要求孩子遵守什么规则,要尽量让孩子看到遵守规则的益处和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否则,再多的规则也是形同虚设。
第三,家长要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首先要做到。如果你要求孩子吃饭时专心,就不要在饭桌上询问与吃饭无关的事,也不要谈论与孩子无关的话题。在孩子眼里,家长就是权威,只有家长自己不打破规则,孩子才不去试探你的底线。
第四,用他律代替自律。孩子在这个年龄段一般自律性都很差,家长可以跟孩子建立约定,以奖励的方式,让孩子更有积极性参与约定的内容。
中国有句老话叫“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人最该学习的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满怀对孩子的爱,无条件的接纳他的选择,协助他检视选择后的结果,帮他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6

我觉得,也许可以试试让他自己制定一些家里的规则纪律,并去维护。家长可以用奖励来鼓励他这么做。

让他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着两个身份,或许就知道了遵守规则纪律的意义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组建了一个学习小组,每次发布任务的时候没有人回复我。但是当我让每一个成员都管理任务一天,那么他们就会知道没人回复是一种什么感受,就开始反思自己。

第2个回答  2023-02-16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小孩子规则意识差怎么办这个问题?那么关于小孩子规则意识差怎么办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小孩子规则意识差怎么办
1、让孩子喜欢你,懂得规则更加自然;对于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孩子喜欢你,他会很快进入自动学习的模式,自然能更积极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并高效主动地接收相应的规则信息。通过与孩子的亲密沟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孩子若有好的表现,我们就要多予以支持和鼓励;孩子若有不好的言行,我们就要积极引导他去改正。
2、孩子有责任心,遵守规则将成习惯;孩子之所以不懂事是因为他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其言行举止才会显得新奇又随意。我们要从日常小事开始引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他自然能够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我们千万不要凡事都替孩子包办代替,可以协助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学着打理自己的生活物品,以帮助他慢慢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好习惯。
3、孩子知晓变通,执行规则会更有力;孩子的成长不应有过分的局限,应让孩子知晓变通,但并不意味着这可以随心所欲。我们在开始教导孩子坚持原则的时候,要帮他设立合理的规则,并助他理解与把握规则和变通的界限。当孩子知道了把握规则的尺度,自然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能顺畅许多。我们可以通过歌唱童谣、讲授故事、玩亲子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会如何能更好地执行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与孩子讲解规则的用处,让他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也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多给与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以引起他们对规则准守的重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小孩子规则意识差怎么办 小孩子规则意识差咋办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小孩子规则意识差怎么办 小孩子规则意识差咋办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会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23-02-16
1、从小给孩子立规矩
首先,家长一定要明确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立规矩,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孩子日后接受教育、待人识物的成长就有基础性的作用。现在,倡导去追求一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但很多人没有掌握好度的控制,导致自由偏了方向,就给了孩子绝对的自由,孩子的心里缺少了约束感,慢慢发展下去,就很容易成为我们常说的“熊孩子”了。
2、家长制订规则并明确奖惩措施
说到规则,大到社会规范,小到家庭守则,任何事情都是以小见大的,遵守社会公德就要从遵守家庭规范开始,家长可以在小家庭中制订一些小规矩。
比如晚上睡觉前互道晚安、早上起床后互相问好、吃饭时让爷爷奶奶先入座等等,当然这些规矩父母本身要先做到,然后再要求孩子做到,如果开始比较难执行,那么可以采取奖惩措施,先将规则列清单,然后做到一项奖励一朵小红花,有一项没做到就摘除一朵小红花,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小红花的数量给予孩子中肯适当的评价。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就会养成规则意识。
3、给孩子设定小任务
家长还可以通过设定小任务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在特定的场景里只能做规定的动作等,例如,让孩子在五分钟之内把玩具收拾好。这样的“小任务”式的规则,比“玩具要收拾”的规则更具体更可操作,而且更能让孩子有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孩子就会从开始被动接受任务慢慢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并且还能独立完成各种小任务,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就会建立起来。
4、父母要以身做则,树立榜样
孩子有成长在父母的陪伴下,许多的时候,孩子会模仿父母。想要让孩子有规则,父母要有规则,不能自己很晚才起床,却想着孩子可以早一点起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让孩子不玩手机,父母却总是手机不离手,这样孩子不可能不玩手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2-16
孩子缺乏纪律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但是家长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纪律意识。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规矩:制定一些家规,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家务分工、做作业时间、看电视和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等。
与孩子沟通:和孩子们进行充分的沟通,让他们明白规矩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自己参与到规矩的制定中。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认同规矩,并且更加容易接受和遵守。
持续监督:监督孩子遵守规矩,如果孩子没有遵守规矩,及时指出问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或后果,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规矩的严肃性。
给予奖励:当孩子们按照规矩做事时,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鼓励性的话语、小礼物或是出去玩等等,这样可以鼓励孩子继续坚持遵守规矩。
做出榜样:孩子们通常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自己没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孩子们也难以建立起自己的纪律意识。因此,家长要在自己的行为上做出榜样,建立自己的良好纪律习惯。
最重要的是要耐心,孩子建立纪律意识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支持和指导,与孩子一起共同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