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大的声音》口语交际优秀教案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举例如下:

【教材分析】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一共安排了《你说我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以及《小兔运南瓜》四个口语交际活动,每次活动的话题都承载着相应的能力发展目标,由倾听表达到应对,从交际习惯到交际能力,循序渐进,彼此关联,共同形成纵向的能力发展线索。

《用多大的声音》是第三次口语交际,在说的要求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时候要大声说,有时候要小声说,让学生明白要根据场合控制音量,对初步的场合意识的具体化进行引导和培养。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并通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也要不同,让学生明确说话的音量要依场合而定。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次的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交际习惯和礼仪,比如注意倾听、大胆说话;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把话说清楚。但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观察中发现,还是有些学生依然未养成相应的习惯,比如,眼睛不敢看对方,这是不自信的表现;说着说着,就忘了看着对方;或者一开始就需要提醒……因此,学生交际能力和说话礼仪需要继续强化。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引导示范,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音量和他人交谈,也是一种社交礼仪和必备的交往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一年级的口语交际目标中第三点是“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还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口语交际指明了的方向——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生、生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

在启蒙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说话,认真听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只有让学生始终在熟悉的场景中消除顾虑自由表达,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基于此,在教学中着重实施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导航。本节口语交际课力求通过多种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创设,玩游戏等方式,唤醒学生的交际需求,创设多层次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在实践中点拨引导,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发展交际能力。

2、以评促说。以多种评价的方式,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集体评价等,促使学生在平等、融洽的交际情境氛围中,循序渐进地习得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情境,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2、通过情境中实践演练,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和他人交流。

3、创设贴近学生校园内外的生活情境,在情境演练中,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情境中实践演练,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和他人交流。

2、创设贴近学生校园内外的生活情境,在情境演练中,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交际任务的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孩子们,这学期我们已经上了两次口语交际课。《我说你做》这一课我们知道了自己说话要有自信,别人说话要注意听;学习《我们做朋友》,大家学会了聊天,知道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课件出示相关课文插图和贴板书】

2、情境引入:

声音王国的国王也来到我们实验小学。他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会说话,想挑选一位懂得说话礼仪的小天使,当声音王国的代言人。小朋友们想试试吗?

要想当选说话礼仪小天使,我们就要学会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在每次的口语交际活动中,都有明确的交际目标要求,本课则是在之前的能力要求储备上再做提升。因此温故知新,利于关注新知,同时强化旧知。】

二、观察情境,感悟不同场合说话的音量不同:

观看视频,知道公共场合小声说:

听,声音国王说话了:原来小朋友都想当说话礼仪的小天使,很好!那我先请你们认真看看小明的说话表现,想一想他说话的声量合适吗?随我来吧。

1、播放视频。

2、师生交流:大家觉得小明能当选说话礼仪小天使吗?

为什么呀?你来说说理由。

是啊,图书馆是公共场合。在公共场合,我们说话要用多大的声音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说话声音要轻轻的,只要

对方听到就行了,避免打扰到其他人。我们来试试好吗?

4、模拟表演,教师评价:听了大家的意见,小明恍然大悟:哦,原来说话就是要轻轻地说,这样才有礼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