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是个怎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韩熙载自幼喜欢绘画,熟读经史,在唐代同光年中进士,因为擅长文章书画而在朝野中名震一时,他不仅在绘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富有政治才能。后来有一年,韩熙载的父亲因一宗兵器事件牵扯而被诛,无奈,为了避祸,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

韩熙载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见识学问都有许多独到之处,他入仕南唐以来多次进言,均能切中时弊。但是至后主李煜统治时期,尽管南唐统治岌岌可危,而李煜却不想有所作为。

韩熙载心里知道,大势已去不可扭转,于是转而纵情于清歌艳舞之中,这种行为是朝野清议所不能容忍的,也与一个朝廷大员的身份极不相称。

韩熙载本来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写得极好,文名远播,江南贵族、士人、僧道载金帛求其撰写碑碣的人不绝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的人,加上皇帝的赏赐,遂使韩熙载成为南唐代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有之家。

正因为韩熙载家富于财,所以他才有条件蓄养伎乐,广招宾客,宴饮歌舞。家财耗尽后,仍未有所改变,每得月俸,就散于诸伎,以至于搞得自己一无所有。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盲叟的模样,手持独弦琴,令门生舒雅执板,敲敲打打,逐房向诸伎乞食,时间一长,大家便都习以为常了。

韩熙载的这种行为,有意造成了放荡不羁,不堪重用的影响。但是他毕竟有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仅靠游戏般的乞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不能度日、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只好向后主上表哭穷,后主李煜虽然不满,但还是以内库之钱赏赐。

于是韩熙载索性不再上朝,被人弹劾,贬为右庶子,分司于南都,即于洪州安置。韩熙载遂尽逐诸伎,一面单车上路,一面上表乞哀,当后主将他挽留下来后,以前所逐诸伎又纷纷返回,韩熙载也重新回到了以往那种纵情声色的日子。面对这样的韩熙载,后主李煜也不禁感叹: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韩熙载才华横溢,也曾经立志报国,但是如今却放荡到如此地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颇多猜测。后主李煜曾经想拜韩熙载为相,这在《宋史》、《新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湘山野录》、《玉壶清话》、陆游《南唐书》等诸多典籍中都有所记载,应该是确实无疑的,这也很可能是李煜派人去韩熙载家绘制夜宴生活图景的原因。在诸多的猜疑传闻之下,李煜也颇想知道真相,以便确定韩熙载是否可以重用。顾闳中大概就是领受了这样的使命,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

关于韩熙载醉生梦死、躲避拜相的真正原因,《南唐书·韩熙载传》与《钓矶立谈》等书中都曾经说道:韩熙载认为中原王朝一直对江南虎视眈眈,一旦真命天子出现,我们连弃甲的时间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能够接受拜相,成为千古之笑谈?

在这一时期,韩熙载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了,而且亡国当俘虏的命运迫在眉睫,他个人内心和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痛苦在折磨着他,使他除了以声色自娱来安慰和消磨自己以外,他已别无出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